[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钻孔深度的钻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44751.9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57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秦俭;刘大伟;吴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纳地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2 | 分类号: | B23B41/02;B23Q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钻孔 深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钻孔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钻孔深度的钻孔装置,所述底座的内底壁上呈矩阵安装有四个液压伸缩杆,且四个所述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均贯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并延伸至所述底座的上方,四个所述液压伸缩杆输出端的顶端均竖直焊接有延长杆,所述底座的上方水平设置有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边缘处开设有四个和所述延长杆尺寸一致且相互对应的过孔,所述安装板通过四个过孔套接于四个所述延长杆的顶部,将本装置中的四个液压伸缩杆连通外部液压泵和储油箱后,通过控制外部液压泵实现四个液压伸缩杆的升降,进而带动安装板及安装在安装板上方的钻台升降,钻台在升降的同时带动钻头升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孔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钻孔深度的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钻孔装置是指用于实体材料上加工出孔的设备的总称,常见的钻孔装置有电钻、钻床。
然而常见的钻孔装置对加工器件进行钻孔时,不能精确的控制打孔深度,从而使得器件的质量不高,其中现有的钻孔机的加工装置中,其装夹存在不稳定,不易调节钻孔深度,且常见的钻孔装置在钻孔完成后,钻头不易取出,从而使得钻孔装置打孔的效率降低,并且常见的钻孔装置在对金属器件进行钻孔时,因没有防护措施,钻削时产生的铁屑常常四处飞溅,不仅影响了环境卫生,还因铁屑飞溅粘附在模具上,容易造成操作人员和产品划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钻孔深度的钻孔装置,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调节钻孔深度的钻孔装置,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的内底壁上呈矩阵安装有四个液压伸缩杆,且四个所述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均贯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并延伸至所述底座的上方,四个所述液压伸缩杆输出端的顶端均竖直焊接有延长杆,所述底座的上方水平设置有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边缘处开设有四个和所述延长杆尺寸一致且相互对应的过孔,所述安装板通过四个过孔套接于四个所述延长杆的顶部,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沿其中轴线对称安装有两个安装座,且两个所述安装座之间固定连接有钻台,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位于所述钻台下方开设有通孔,且所述钻台的底端贯穿所述通孔并延伸至所述安装板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下表面竖直安装有钻头。
优选的,位于所述钻头两侧的所述连接座的下表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减震弹簧。
优选的,四个所述延长杆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的周壁上均焊接有环形凸台,且每个所述环形凸台的上表面均和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相互抵接。
优选的,位于所述钻头下方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开设有若干落料口,且位于若干所述落料口下方的底座内部开设有连通若干所述落料口的容纳槽。
优选的,所述容纳槽的底壁为斜坡状,且所述底座的前表面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槽的出料口,所述容纳槽的倾斜角度由远离所述出料口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端逐步降低。
优选的,若干所述落料口的两侧还对称设置有和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横截面为L形的压板基座,两个所述压板基座的上表面均沿其延伸方向间隔、均匀开设有多个穿孔,每个所述穿孔内均贯穿设置并螺纹连接有螺杆,每个所述螺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压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钻孔深度的钻孔装置,将本装置中的四个液压伸缩杆连通外部液压泵和储油箱后,通过控制外部液压泵实现四个液压伸缩杆的升降,进而带动安装板及安装在安装板上方的钻台升降,钻台在升降的同时带动钻头升降,工作人员便可根据升降行程调节钻孔深度,同时,在钻孔过程中,通过两侧的压板基座将待钻孔工件固定,避免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偏移,影响钻孔精度和损坏钻头,同时,加工完成后,可将铁屑扫入落料口进而进入到容纳槽内,工作人员可在出料口对铁屑进行集中处理,避免对工作环境造成污染,保证了工作人员不受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纳地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纳地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447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万向转动的弯管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包胶功能的套管绕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