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射率恒温测量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41730.1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3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范晓辉;韦秋叶;卢敏萍;何日梅;黄翊;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41 | 分类号: | G01N21/41;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张超艳;董永辉 |
地址: | 530007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射率 恒温 测量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射率恒温测量池,包括测量池、恒温夹套、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测量池和恒温夹套均为空心三棱柱体,测量池嵌套在恒温夹套内,用于盛装待测液体样品,恒温夹套的至少两个侧面上设置有观测窗,使光线通过一个观测窗照射进测量池内的待测液体样品,从另一个观测窗折射出去,控制器根据光线在观测窗的入射角度和出射角度通过测角法获得待测液体样本的折射率,恒温夹套外壁和内壁之间铺设有空心管路,用于连接循环水浴,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恒温夹套和测量池的温度,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控制循环水浴中的水在空心管路中的循环,从而控制测量池的温度恒定。上述折射率恒温测量池精确测定液体折射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射率测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折射率恒温测量池。
背景技术
折射率作为物质最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质之一,是衡量各类社会商品及工业材料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汽车制造、光学材料、石油化工、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等领域都离不开折射率的测量。特别对于食品工业中的饮料、酿酒行业,液体折射率应用于糖、酒精及其他食品添加剂含量的测定中,是其质量保证的关键参数,其测量结果的准确度直接决定其产品质量是否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折射率的测量方法有很多,最可靠且准确度最高的是基于最小偏向角原理的精密测角法。它通过精密测角仪精确测量加工成三棱柱的待测样品的顶角以及入射角与出射角之间的最小偏向角,可以计算得到待测样品的折射率,测量准确度最高可达10-6量级。由于采用该方法测量折射率要求被测样品必须加工成顶角精确已知的三棱柱,因此一般仅限于测量固体材料的折射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确测定液体折射率的折射率恒温测量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射率恒温测量池,包括测量池、恒温夹套、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测量池和恒温夹套均为空心三棱柱体,所述测量池嵌套在恒温夹套内,用于盛装待测液体样品,所述恒温夹套的至少两个侧面上设置有观测窗,使光线通过一个观测窗照射进测量池内的待测液体样品,从另一个观测窗折射出去,所述控制器根据光线在观测窗的入射角度和出射角度通过测角法获得待测液体样本的折射率,所述恒温夹套外壁和内壁之间铺设有空心管路,用于连接循环水浴,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恒温夹套和测量池的温度,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控制循环水浴中的水在空心管路中的循环,从而控制测量池的温度恒定。
优选地,所述测量池包括测量池顶盖和测量池筒体,所述测量池顶盖和测量池筒体可拆连接;所述恒温夹套包括恒温夹套顶盖和恒温夹套筒体,所述恒温夹套顶盖和恒温夹套池筒体可拆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测量池顶盖和恒温夹套顶盖上设置有多个通孔,用于插入温度传感器的测温探头。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测量池顶盖上的直径大于恒温夹套顶盖的通孔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测量池和恒温夹套是空心等腰三棱柱。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测量池和恒温夹套是空心直等腰三棱柱。
优选地,所述测量池采用熔融石英材质制成,所述恒温夹套采用高导热性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恒温夹套的空心管路采用逆流式布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空心管路距离恒温夹套的外壁和内壁的间距相等,恒温夹套开设有观测窗的侧面的空心管路呈相对于观测窗轴线的迂回对称分布,恒温夹套未开设有观测窗的侧面、底面和顶面的空心管路呈间距相等的均匀分布。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恒温夹套底面和各侧面的空心管路是连通的。
此外,优选地,所述恒温夹套底面的空心管路呈三角形迂回分布。
优选地,在恒温夹套两个侧壁中央位置各对称设置有一个观测窗,以使发射光束与恒温夹套侧面的法线呈设定角度范围时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417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