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自动上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39633.9 | 申请日: | 2020-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97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惠德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 |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曹宏筠 |
| 地址: | 245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数控机床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部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工作台和棒形料,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工作台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上料电机,所述上料电机输出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主轴杆。该用于数控机床的自动上料装置,通过将棒形料放置当两个夹板上,然后将棒形料的一端穿过两个进料盘之间的夹料槽,之后即可在上料电机的带动下趋势两个进料盘相向转动,实现棒形料在两个夹料槽之间自动移动从而完成进料的过程,如果反转可以实现自动退料的目的,相比人工上料更加安全,同时更加节省体力,相比传统上料装置,结构更加简单,制造成本更低,更加符合工作车间的利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制造行业中,数控车床特别是小型数控车床被广泛用于加工小轴套类零件中,在加工这类零件时,零件毛坯有件料类、也有棒料类,如何实现零件的自动化加工、实现数控车床的单机自动化,最大限度地提高机床的加工效率,就要根据不同的毛坯零件做不同的选择,如果选择棒料作为零件原材料,就要配置复杂的、高成本的自动送料支架,就会造成机床的单机成本增大,机床性价比低,不能满足企业降本增效的目的要求,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自动上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自动上料装置,具备自动上料,结构简单等优点,解决了传统设备存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自动上料,结构简单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工作台和棒形料,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工作台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上料电机,所述上料电机输出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主轴杆,所述主轴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工作台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延伸至工作台顶部的副轴杆,所述副轴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主轴杆和副轴杆的顶部均活动安装有进料盘,所述进料盘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对接套,所述工作台的内部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夹板,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所述滑槽之间固定安装有中间座,所述中间座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贯穿两个所述夹板的调控螺杆。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材质为铝合金,工作台底部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不锈钢材质的支撑柱。
优选的,所述副轴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转盘,副轴杆与工作台转动连接,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直径相等,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进料盘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进料盘的直径、厚度以及材质均相同,进料盘的边侧开设有截面为弧形的夹料槽,夹料槽的俯视形状为圆环形,棒形料位于两个进料盘之间,棒形料与两个进料盘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轴杆和副轴杆的顶部均为四方柱,对接套的内插孔的俯视形状为矩形,两个进料盘分别通过其底部的对接套与主轴杆或副轴杆套接。
优选的,所述夹板通过限位滑块与工作台滑动连接,夹板为‘凸’字形,调控螺杆与两个夹板螺纹连接,调控螺杆与中间座转动连接,调控螺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调盘,棒形料位于两个夹板之间,两个夹板之间的空隙与两个进料盘之间的空隙处于同一直线上。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自动上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惠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黄山惠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396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