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加污泥流动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15317.8 | 申请日: | 202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23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烨煜;王德梁;王明山;王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润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盛唯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6 | 代理人: | 杨远见 |
地址: | 44201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加 污泥 流动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加污泥流动性装置,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两侧均连通有第一管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机,两个所述第一管体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的内圈转动连接有第二管体;本装置使用时第一管体接通污泥输送管,当污泥流通过第一管体后进入锥形管和第二管体,当污泥在内部流动性降低时,可开通电机驱动杆体和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与第二管体上的两个第一齿轮啮合转动,使得第二管体在轴承中转动,使得第二管体内部的污泥在内部转动改变流通形状,从而增加污泥的流动性,同时第二管体内部的弹簧和第二管体一同转动,弹簧可对第二管体中的污泥持续搅拌,使得污泥加速流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输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增加污泥流动性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污泥是由水和污水处理过程所产生的固体沉淀物质,其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污泥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
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并且颗粒较细,比重较小,呈胶状液态。它是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浓稠物,可以用泵运输,但它很难通过沉降进行固液分离;然而现有的污泥输送装置还存在一定问题,其现有的污泥输送管道在对污泥进行输送时往往会因为污泥的特性和内部掺杂的固体沉淀物导致输送管内流动性较低,而长期不经过处理则会造成污泥在管道内发生堵塞和干结,使得输送效率过低及维护上的困难,为此,提出一种增加污泥流动性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加污泥流动性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加污泥流动性装置,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两侧均连通有第一管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机,两个所述第一管体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的内圈转动连接有第二管体,两个所述第一管体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锥形管,两个所述锥形管的相邻一端均位于所述第二管体的内部,两个所述锥形管的外侧壁均对称焊接有两个滑块,所述第二管体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四个所述滑块的外侧壁均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滑槽的内侧壁,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面且固定连接有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焊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管体的外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的外侧壁均与所述第二齿轮的外侧壁啮合连接,所述第二管体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四个固定块,四个所述固定块的相邻一面均焊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均位于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锥形管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二螺栓,两个所述第二螺栓的一端均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面,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管体的相斥一端均焊接有螺纹管。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管体的外侧壁均贴合有板体,两个所述板体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板体的下表面均焊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均焊接有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均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一螺栓。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下表面焊接有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三螺栓。
优选的,两个所述锥形管的相斥一端均粘接有密封圈。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加污泥流动性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润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润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153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硬膜外穿刺用洞巾
- 下一篇: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激光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