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液增压混输智能撬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62025.2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1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姚其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星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0 | 分类号: | F17D1/00;F17D3/01;F17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1 | 代理人: | 曹玲柱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 智能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液增压混输智能撬组,包括:缓冲罐,其入口作为气液增压混输智能撬组的入口,其下部设置排液口;回油罐,其气相介质出口作为气液增压混输智能撬组的出口;增压输送泵,其入口连接至缓冲罐的混相介质出口和回油罐的回油口,其出口连接至回油罐的入口,包括:由同一主轴带动的M个偏心转子式转动装置,M≥2;以及散热器,连接于回油罐的回油口和增压输送泵的入口之间的管路。本实用新型中,不需要复杂的气液分离装置和聚结分离器,从而达到了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方便,运营成本低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相介质输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增压混输智能撬组。
背景技术
油田开采、输送天然气等气体时都会使用到压缩撬组,来对气体进行增压输送,具体场景有:气井气开采输送、页岩气开采输送、煤层气开采输送和油井套管气输送等。
目前所使用的压缩机撬组都不能输送轻烃和/或水。但是油田开采、输送天然气等气体介质中通常都含有轻烃和/或水,会随着天然气一同进入压缩机撬组,影响压缩机撬组的正常稳定运行,经常造成故障,检修频繁。
此外,油田开采天然气过程中,输送管道内会存在段塞流,即短时间内有大量水,而且每次段塞流出水量不稳定,大量的水很容易进入压缩机撬组,造成破坏停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以期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液增压混输智能撬组,包括:缓冲罐,其入口作为气液增压混输智能撬组的入口,其下部设置排液口;回油罐,其气相介质出口作为气液增压混输智能撬组的出口;增压输送泵,其入口连接至缓冲罐的混相介质出口和回油罐的回油口,其出口连接至回油罐的入口,包括:由同一主轴带动的M个偏心转子式转动装置,M≥2;以及散热器,连接于回油罐的回油口和增压输送泵的入口之间的管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M=2N,N≥1,增压输送泵包括:缸体内腔,其被分隔为2N个相互独立的圆筒形的腔室,每个腔室设置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主轴,其中心线与缸体内腔的中心线重合,依次穿过2N个腔室;2N个偏心转子组件,分别位于相应的所在腔室内,套设于主轴位于所在腔室的部分,通过在所在腔室中做旋转运动形成轴向延伸的密封工作空间;其中,每一偏心转子式转动装置包括:偏心转子组件与其所在的腔室,2N个偏心转子式转动装置的尺寸相同,呈对称设置;其中,增压输送泵的入口连接至2N个腔室的介质入口,其出口连接至2N个腔室的介质出口;利用主轴所传递的扭矩,2N个偏心转子组件各自独立地从介质入口泵入流体,并将其从介质出口泵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增压输送泵中,M个偏心转子式转动装置的转动相位错开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增压输送泵中,M个偏心转子式转动装置的转动相位在一个转动周期内均匀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对准散热器设置的散热风扇;以及带动散热风扇转动的风扇电机;气液增压混输智能撬组还包括:泵温传感器,其探测端连接至增压输送泵的出口侧;控制装置,信号连接至泵温传感器和风扇电机,其依照泵温传感器探测的泵温对风扇电机进行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缓冲罐液位计,其探测端连接至缓冲罐内;排水泵,其通过管道连接至缓冲罐的排液口;控制装置,信号连接至缓冲罐液位计和排水泵,其依照缓冲罐液位计探测的缓冲罐液位控制排水泵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回油罐液位计,其探测端连接至回油罐内;油站,连接至增压输送泵的入口;控制装置,信号连接至回油罐液位计和油站,其依照回油罐液位计探测的回油罐液位控制油站的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星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星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620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