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转换显示模式的TN型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17389.9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82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九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9 | 分类号: | G02F1/139;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苏州隆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6 | 代理人: | 周子轶 |
地址: | 215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 显示 模式 tn 液晶显示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转换显示模式的TN型液晶显示器,包括显示液晶盒、转换液晶盒、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和驱动电路,其中,第一偏光片、显示液晶盒、转换液晶盒和第二偏光片依次层叠设置,第一偏光片的透射轴与显示液晶盒上的第一定向膜的定向方向平行或垂直。采用上述方案,可以通过对显示液晶盒与转换液晶盒的加电与不加电来实现液晶显示器的正性显示和负性显示的切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可转换显示模式的TN型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具有驱动电压低、功耗微小、可靠性高、显示信息量大、无闪烁、对人体无危害、生产过程自动化、成本低廉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显示器材,如今广泛应用在各种仪器仪表上。LCD中主要是依靠液晶的电光效应把电信号转换成字符、图像等可见信号。液晶在正常情况下,其分子排列很有秩序,显得清澈透明,一旦加上直流电场后,分子的排列被打乱,一部分液晶变得不透明,其颜色加深,因而能显示数字和图像。根据液晶的结构排布不同,LCD的分为很多种类,而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LCD是现在最常用的一种LCD之一。
现有的TN型LCD显示屏,在单个显示屏中,要么是正性显示(即白色(液晶屏本色)底加黑色数字和字母显示,也即浅色背景深色字符,对比度比较高,在正常情况下看的清楚些),要么是负性显示(是黑色的底,数字和字母是白色(液晶屏本色)显示,也即深色背景浅色字符,一般要加背光源才能达到显示效果,在阳光下和室外看的清楚好些,多用于电子书软件),很少有兼容正性显示和负性显示的TN显示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转换显示模式的TN型液晶显示器,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转换显示模式的TN型液晶显示器,包括:
显示液晶盒,其包括第一玻璃基板、第二玻璃基板、第一框胶、第一定向膜、第二定向膜和第一液晶,所述第一框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以使得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所述第二玻璃基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第一液晶的第一空间,所述第一定向膜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朝向所述第一空间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定向膜设置在所述第二玻璃基板朝向所述第一空间的一侧上,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所述第一定向膜之间、所述第二玻璃基板和所述第二定向膜之间均设有ITO电极;
转换液晶盒,其包括第三玻璃基板、第四玻璃基板、第二框胶、第三定向膜、第四定向膜和第二液晶,所述第二框胶用于连接所述第三玻璃基板和所述第四玻璃基板以使得所述第三玻璃基板和所述第四玻璃基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第二液晶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三定向膜设置在所述第三玻璃基板朝向所述第二空间的一侧上,所述第四定向膜设置在所述第四玻璃基板朝向所述第二空间的一侧上,所述第三玻璃基板和所述第三定向膜之间、所述第四玻璃基板和所述第四定向膜之间均设有ITO电极,所述显示液晶盒的第二玻璃基板层叠设置在所述转换液晶盒的第三玻璃基板上;
第一偏光片,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背离所述第一空间的一侧上,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射轴与所述第一定向膜的定向方向平行或垂直;
第二偏光片,其设置在所述第四玻璃基板背离所述第二空间的一侧上;
驱动电路,其用于与所述显示液晶盒的第一玻璃基板或第二玻璃基板上的ITO电极连接,其还用于与所述转换液晶盒的第三玻璃基板或第四玻璃基板上的ITO电极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二偏光片的透射轴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射轴平行或垂直。
具体的,所述第一液晶和所述第二液晶均为正性液晶。
具体的,所述第一液晶和所述第二液晶的扭曲方向相反。
具体的,所述第一液晶和所述第二液晶的光程差均介于0.49~0.52μ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九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九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173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5G的智能车载终端
- 下一篇:再生型覆膜砂焙烧炉换热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