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黄铜棒加工挤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76942.9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36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渊;陈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繁荣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3/21 | 分类号: | B21C23/21;B21C25/02 |
代理公司: | 南昌迈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9 | 代理人: | 徐克寒 |
地址: | 3352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铜 加工 挤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黄铜棒加工挤压装置,包括挤压轴、托座、挤出机头、挤压筒和液压系统;挤压筒为卧式筒体,挤压轴与托座均位于挤压筒前端,挤出机头与挤压筒后端固定相连,挤压轴固定在液压系统的末端,挤压轴、挤出机头、挤压筒的中轴线在同一水平线上;挤压筒包括筒体、位于筒体中轴位置左右贯通的挤压腔,挤压腔由若干组异型腔体依次相接而成,每组异型腔体包括依次相连的稳定段和收缩段,每组异型腔体稳定段内径与前一组异型腔体收缩段末端内径相等;挤出机头包括机座、模孔,模孔与挤压腔相通。本实用新型的挤压腔为先平稳再收缩且依次重复的形态,进而挤压时铜柱体的锭坯逐渐变小最后挤出,降低偏心情况进而提高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铜棒加工挤压装置。
背景技术
黄铜棒的应用范围非常广,且铜棒的制作工艺也非常的多,其中铜锭加热并挤压成型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工序,挤压加工是利用金属塑性压力成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其重要的特点是将锭坯一次加工成棒材,具有能耗低、设备投资小、占地少且环保等优点,在铜棒的挤压成型方法中卧式正向挤压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挤压方法,但是其容易出现棒材偏心情况,进而降低了成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与难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黄铜棒加工挤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黄铜棒加工挤压装置,包括挤压轴、托座、挤出机头、挤压筒和液压系统;挤压筒为卧式筒体,挤压轴与托座均位于挤压筒前端,挤出机头与挤压筒后端固定相连,挤压轴固定在液压系统的末端,挤压轴、挤出机头、挤压筒的中轴线在同一水平线上;挤压筒包括筒体、位于筒体中轴位置左右贯通的挤压腔,挤压腔由若干组异型腔体依次相接而成,每组异型腔体包括依次相连的稳定段和收缩段,每组异型腔体稳定段内径与前一组异型腔体收缩段末端内径相等;挤出机头包括机座、设置在机座内的模孔,模孔与挤压腔相通。
进一步地,挤出机头与筒体为拆卸式地固定联接。
进一步地,模孔的后段为扩张孔。
进一步地,挤压腔内的异型腔体不少于两组。
进一步地,筒体的外壁设有若干个环形的凹槽,凹槽内安装加热管。
进一步地,凹槽外围有隔离板。
进一步地,隔离板外包裹有保温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的挤压腔为先平稳再收缩且依次重复的形态,进而挤压时铜柱体的锭坯逐渐变小最后挤出,降低偏心情况进而提高成品率。
(2)本实用新型在挤压筒外设置加热保温单元,保证挤压腔内有一定温度,进而挤压时铜柱体锭坯仍保持受热状态,使得挤压更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挤压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挤压轴,2-托座,3-挤出机头,31-机座,32-模孔,33-扩张孔,4-挤压筒,41-筒体,42-挤压腔,421-稳定段,422-收缩段,43-凹槽,44-隔离板,45-加热管,46-保温套,5-液压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繁荣金属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繁荣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769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中药材切片装置
- 下一篇:振动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