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高准确度树脂三通气密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49895.9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48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尹立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康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4 | 分类号: | G01M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准确度 树脂 三通 气密性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高准确度树脂三通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密封夹紧装置、第二密封夹紧装置、固定定位装置、三通放置架、肘夹、手动阀、气泵、输气管、进气管及树脂三通,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将待检测的树脂三通放置于三通放置架上,然后用第一密封夹紧装置、第三密封夹紧装置及固定定位装置将树脂三通夹持,并且利用第一密封夹紧装置、第三密封夹紧装置及固定定位装置将树脂三通的三个口封闭,设置的密封圈保证树脂三通在不会因固定密封造成漏气,最后利用气泵、输气管及进气管对树脂三通内部进行冲气,即可根判定树脂据三通的否有气体外泄,确定三通的是否会漏水,该三通检测装置的检测效果佳,检测结果准确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三通检测技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高准确度树脂三通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三通又称管件三通或者三通管件,三通接头等。主要用于改变流体方向的,用在主管道要分支管处。可以按管径大小分类。一般用碳钢,铸钢,合金钢,不锈钢,铜,铝合金,塑料,氩硌沥,pvc等材质制作。树脂管三通按照工艺分可分为液压胀形及热压成形,三通热压成形是将大于三通直径的管坯,压扁约至三通直径的尺寸,在拉伸支管的部位开一个孔,管坯经加热,放入成形模中,并在管坯内装入拉伸支管的冲模,在压力的作用下管坯被径向压缩,在径向压缩的过程中金属向支管方向流动并在冲模的拉伸下形成支管。整个过程是通过管坯的径压缩和支管部位的拉伸过程而成形,在拉伸过程中容易出现拉伸裂痕,具有裂痕的三通为不合格的三通,若是在工程中使用了不合格的三通,则容易出现事故,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树脂三通气密性检测装置来对树脂三通进行气密性检验,消除其质量隐患。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高准确度树脂三通气密性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高准确度树脂三通气密性检测装置,其能够对树脂三通进行气密性检测,且检测结果准确。
为实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高准确度树脂三通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密封夹紧装置、第二密封夹紧装置、固定定位装置、三通放置架、肘夹、手动阀、气泵、输气管、进气管及树脂三通,所述三通放置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树脂三通放置在三通放置架上,所述第一密封夹紧装置、第二密封夹紧装置及固定定位装置固定在底座上,并且分别对应三通的三个口子,所述第一密封夹紧装置与固定定位装置在一条直线上,所述肘夹固定在底座上,所述肘夹与第二密封夹紧装置分别固定在底座的对立面,并且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密封夹紧装置及第二密封夹紧装置上固定连接有压紧板,所述第一密封夹紧装置上固定的压紧板上固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通过连接阀与输气管的一端相连,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与手动阀相连,所述手动阀与气泵相连,所述进气管上设有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夹紧装置上固定的压紧板与三通接触的位置设有密封圈,所述固定定位装置与三通接触的位置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肘夹的固定压力为360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将待检测的树脂三通放置于三通放置架上,然后用第一密封夹紧装置、第三密封夹紧装置及固定定位装置将树脂三通夹持,并且利用第一密封夹紧装置、第三密封夹紧装置及固定定位装置将树脂三通的三个口封闭,设置的密封圈保证树脂三通在不会因固定密封造成漏气,最后利用气泵、输气管及进气管对树脂三通内部进行冲气,即可根判定树脂据三通的否有气体外泄,确定三通的是否会漏水,该三通检测装置的检测效果佳,检测结果准确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高准确度树脂三通气密性检测装置结构俯视图;
附图中:1、底座;2、第一密封夹紧装置;3、第二密封夹紧装置;4、固定定位装置;5、三通放置架;6、肘夹;7、手动阀;8、气泵;9、输气管;10、进气管;11、树脂三通;12、压紧板;13、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康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康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498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