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后处理的消声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32904.3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10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动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10 | 分类号: | F01N1/10;F01N3/035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1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消声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消声器和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后处理的消声器结构,其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安装方便,成本低,其包括消声器,所述消声器包括消声器壳体,所述消声器壳体一端连接进气管、另一端连接出气管;沿尾气流动方向,所述消声器壳体内顺次间隔安装有旋流板、均流板、后处理载体、降声板,所述旋流板上安装有至少两个旋流弯管,所述旋流板与所述均流板之间形成混合腔,所述均流板与所述后处理载体之间形成均流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消声器和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后处理的消声器结构。
背景技术
排放限值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的实施,催生了内燃机尾气处理装置的开发应用,针对处理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的后处理装置,常见的有DOC、POC、DPF和SCR等,每一种装置都是根据相对应处理的气体量、转化率来设计载体体积,根据布置位置要求设计形状,有的发动机需要增加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后处理装置,需要多次封装,成本偏高,总体体积偏大,再加上发动机本身的消声器,布置有一定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消声器与后处理装置布置安装困难,体积大,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后处理的消声器结构,其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安装方便,成本低。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带后处理的消声器结构,其包括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包括消声器壳体,所述消声器壳体一端连接进气管、另一端连接出气管;沿尾气流动方向,所述消声器壳体内顺次间隔安装有旋流板、均流板、后处理载体、降声板,所述旋流板上安装有至少两个旋流弯管,所述旋流板与所述均流板之间形成混合腔,所述均流板与所述后处理载体之间形成均流腔。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降声板包括间隔布置的前降声板和后降声板,所述前降声板的上半部分设置有第一通气管、下半部分设置至少两排有第一矩形孔,所述后降声板的下半部分设置有第二通气管、上半部分设置至少两排有第二矩形孔;
所述均流板上均匀设置有第三矩形孔;
所述进气管的管壁上安装有尿素喷嘴座和温度传感器座;
所述出气管上安装有NOx传感器座。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尾气在旋流板的作用下形成一定旋转的气流,通过旋流板时,由于有旋流弯管的存在,使气流流速和气体体积发生变化,达到第一次降噪,再通过均流板后,使尾气均匀的分布在均流腔内,分布均匀的尾气进入后处理载体并对尾气进行处理,根据后处理的功能除去或过滤掉尾气中大部分有害成分,最后经过降声板实现再次降噪,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安装方便,成本低;进一步的,降声板包括间隔布置的前降声板和后降声板,通过上下错开布置的通气管和矩形孔,通过连续的改变气流速度、变化气体体积和打散气流等来进一步达到更好的降低噪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旋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旋流弯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均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前降声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后降声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6所示,一种带后处理的消声器结构,其包括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消声器包括消声器壳体20,消声器壳体20一端连接进气管14、另一端连接出气管6;沿尾气流动方向,消声器壳体20内顺次间隔安装有旋流板2、均流板3、后处理载体4、前降声板5和后降声板8,后处理载体采用SCR或DPF,旋流板2上安装有四个旋流弯管16,旋流板2与均流板3之间形成混合腔13,均流板3与后处理载体4之间形成均流腔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动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动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329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夹持功能的带锯机
- 下一篇:一种料斗用防晃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