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胶铁一体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30182.8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57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邹远辉;王伟;谢富安;吴新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隆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任志龙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胶铁一体框结构,其包括铁框和设置于铁框内的胶框,铁框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胶框成型的拉胶孔,胶框设置有容纳于拉胶孔中的连接块,连接块的外周壁设置有固定部,拉胶孔的内壁设置有用于与固定部形成卡接配合以使胶框与铁框相对固定的卡接部。固定部与卡接部形成卡接配合,使连接块不易于脱离拉胶孔,进而使胶框与铁框的连接稳定性更好,减少了胶框在外力作用时或者进行脱模时与铁框发生分离的几率,也降低了胶框与铁框之间产生缝隙的风险,提高了一体框结构与背光模组的其他元件组装完成后的密封性。本申请具有提高胶框与铁框之间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背光模组框架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胶铁一体框结构。
背景技术
背光模块是液晶显示器光源的提供者,可以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背光模块光源的表现决定了显示器表现在外的视觉感,是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在背光模组中,通常使用胶铁一体的框架进行支撑或固定,这种框架一般由胶框和设于胶框外侧的铁框组成形成,胶框的内部可安装柔性电路板、导光板、LED灯条、反射片等背光模块的元件。
相关技术中,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149713U公开的一种胶铁一体框结构,该专利包括有铁框和设于所述铁框内的胶框,铁框包括底板和形成于所述底板四周边沿处的四个侧壁。铁框上形成有若干拉胶孔,拉胶孔位于所述侧壁上或位于所述底板和侧壁的转角位置,胶框为胶体通过拉胶孔注塑在铁框内形成。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胶框通过拉胶孔与铁框相对固定,但是由于胶框与拉胶孔的固定方式较为简单,胶框在外力作用时或者在脱模时容易与铁框分离形成缝隙,影响了背光模块框架的密封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增强胶框与铁框之间的连接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胶铁一体框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胶铁一体框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胶铁一体框结构,包括铁框和设置于所述铁框内的胶框,所述铁框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所述胶框成型的拉胶孔,所述胶框设置有容纳于所述拉胶孔中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周壁设置有固定部,所述拉胶孔的内壁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固定部形成卡接配合以使所述胶框与所述铁框相对固定的卡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部与卡接部形成卡接配合,使连接块不易于脱离拉胶孔,进而使胶框与铁框的连接稳定性更好,减少了胶框在外力作用时或者进行脱模时与铁框发生分离的几率,也降低了胶框与铁框之间产生缝隙的风险,提高了一体框结构与背光模组的其他元件组装完成后的密封性,减少漏光率。另一方面,当铁框远离胶框的一面设置有散热件如石墨片时,石墨片会遮挡拉胶孔,装配人员在固定石墨片时,石墨片可能会从拉胶孔孔口处顶出连接块;在卡接部与固定部的加强作用下,使连接块不易于从拉胶孔中脱离,进一步减少胶框与铁框发生脱离的风险。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朝所述连接块的径向向外凸出,所述卡接部朝所述拉胶孔的径向向内凹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部围绕连接块形成凸环结构,固定部容纳于卡接部中,使连接块与拉胶孔形成卡接配合。
可选的,所述卡接部连通所述铁框远离所述胶框的一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产者在加工制造时,可在铁框远离胶框的一面进行钻孔来形成拉胶孔及卡接部,提高生产效率。
可选的,所述连接块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拉胶孔的深度,所述固定部完全容纳于所述卡接部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连接块外露于拉胶孔形成凸起,在铁框需要在拉胶孔的孔口处固定石墨片时,可减少连接块与石墨片之间发生的位置干涉,减少石墨片安装后鼓起的几率。同理,固定部完全容纳于卡接部中,可减少固定部外露于卡接部形成凸起,减少固定部与石墨片之间发生的干涉。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3倍所述连接块的厚度,且所述固定部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7倍所述连接块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隆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隆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301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