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电网线路电流采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32205.1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23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施学昭;徐升;付四喜;王雪冬;李战强;刘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25 | 分类号: | G01R19/25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杨小燕 |
地址: | 466000 河南省周口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线路 电流 采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线路电流采集系统,属于线路检修技术领域,其包括电流采集单元、GPRS无线通信模块和移动手持终端,所述电流采集单元包括电流互感器、RF无线通信模块、单片机、MAX809复位电路、JTAG测试接口、二线制串行AT24C02、二个晶振模块和单极性转换模块,所述电流互感器、RF无线通信模块、MAX809复位电路、JTAG测试接口、二线制串行AT24C02、二个晶振模块和单极性转换模块均与所述单片机信号连接,所述RF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GPRS无线通信模块信号互联,所述移动手持终端与所述GPRS无线通信模块信号互联。本实用新型用于配电网线路电流采集,具有监测实时性和准确性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检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配电网线路电流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能源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末端,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用电安全和可靠性,随着电力负荷日益增加,中低压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低、监测水平不足的问题日渐突出。目前,对于配电网线路电流的测量通常都是在配电网线路的出线端安装有环形铁芯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后面配备专门的检测仪表或测控装置来实现。配电网线路电流采集装置的安装需要穿心安装,将导线截断再固定安装,并且需要配备配置外部电源,测控装置可以将配电网每条出线的线路电流等信息传送给变电站后台监控系统。对于智能变电站的线路电流测量也是在线路的出线端配置罗氏线圈电流互感器,该电流互感器的输出信息通过合并单元处理后,以数字信息发送给智能站的通信交换机,但是,这种检测方法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电力检修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的一种能够提高配电网线路电流监测实时性和准确性的配电网线路电流采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配电网线路电流采集系统,包括电流采集单元、GPRS无线通信模块和移动手持终端,所述电流采集单元包括电流互感器、RF无线通信模块、单片机、MAX809复位电路、JTAG测试接口、二线制串行AT24C02、二个晶振模块和单极性转换模块,所述电流互感器、RF无线通信模块、MAX809复位电路、JTAG测试接口、二线制串行AT24C02、二个晶振模块和单极性转换模块均与所述单片机信号连接,所述RF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GPRS无线通信模块信号互联,所述移动手持终端与所述GPRS无线通信模块信号互联。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为内含12位A/D转换模块的MSP430F149 单片机。
优选的,所述单极性转换模块由单运放MCP601和LM385微功率二端带隙稳压二极管组成。
优选的,所述移动手持终端为移动手提电脑或移动电话。
优选的,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为3.6v锂电池或感应取电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配电网线路电流采集系统,电流采集单元的电流互感器实时采集配电网线路电流信息,电流互感器与RF无线通信模块组成整体,将采集到的配电网线路电流信息无线传送,GPRS无线通信模块接收到电流信息,通过GPRS无线通信网络传输到移动手持终端上,从而检修人员能够实时监测配电网线路电流信息,维护电网安全运行。
另外,电流采集单元中,单片机信号连接MAX809复位电路、JTAG测试接口、二线制串行AT24C02、二个晶振模块和单极性转换模块,保证了信号采集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单片机选用内含12位A/D转换模块的MSP430F149 单片机,功耗低,电源模块选用3.6v锂电池或感应取电电源,供电可靠,稳定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效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322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自热补偿电路及非制冷红外探测器
- 下一篇:U型钢码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