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下护板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04989.7 | 申请日: | 2020-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0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于祥欢;陈鑫;刘国正;张英富;徐波;宋红双;赵海兵;祝朋飞;陈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王朝 |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下护板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及汽车。发动机下护板包括下护板本体,所述下护板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增强其强度的第一凸筋结构、安装孔以及预挂孔,所述预挂孔包括用于仅供螺栓的螺柱部穿过的小孔部以及用于供螺栓的头部穿过的大孔部,所述小孔部与所述大孔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下护板,通过在下护板本体上设置第一凸筋结构,以此提高下护板本体的强度,使下护板本体实现做薄和轻量化设计;同时还在下护板本体上设置预挂孔,并使预挂孔与提前安装在车身上的螺栓形成对下护板本体的预挂作用,避免在通过设置安装支架来进行预挂,进一步简化结构并减轻整体的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及汽车。
背景技术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为汽车行驶提供动力,发动机的可靠性、维修方便性都能够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因此对发动机油底壳及电机的防护尤为重要,目前均是通过设计发动机下护板进行防护。
现有的下护板方案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下护板结构设计简单,强度弱,刚度低,在承受X向和Z向力时易出现开裂现象;其次,为保证下护板的装配便利性,护板上通常会焊接安装支架来实现安装时预挂,从而导致护板成本及重量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下护板,旨在解决或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的发动机下护板存在的强度低和因为安装预装支架导致重量增加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包括下护板本体,所述下护板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增强其强度的第一凸筋结构、安装孔以及预挂孔,所述预挂孔包括用于仅供螺栓的螺柱部穿过的小孔部以及用于供螺栓的头部穿过的大孔部,所述小孔部与所述大孔部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筋结构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筋结构具有沿车身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下护板本体上还设有两个沿车身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凸筋结构,两所述第一凸筋结构位于两所述第二凸筋结构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筋结构向车身下侧方向凸出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筋结构向车身下侧方向凸出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下护板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朝上设置的防护翻边。
进一步地,左侧的所述防护翻边上设有朝向车身右侧凹设的第一凹陷结构,右侧的所述防护翻边上设有朝向车身左侧凹设的第二凹陷结构。
进一步地,左侧的所述防护翻边的顶部设有朝向车身左侧延伸的第一防割线翻边结构,右侧的所述防护翻边的顶部还设有朝向车身右侧延伸的第二防割线翻边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下护板本体上还设有向上凸出并用于与车架横梁贴合的凸台结构,所述安装孔设置于所述凸台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述的发动机下护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下护板,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下护板本体上设置第一凸筋结构,以此提高下护板本体的强度,使下护板本体实现做薄和轻量化设计;同时还在下护板本体上设置预挂孔,并使预挂孔与提前安装在车身上的螺栓形成对下护板本体的预挂作用,避免在通过设置安装支架来进行预挂,进一步简化结构并减轻整体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下护板应用时(安装于车架横梁上时)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下护板应用时(安装于车架横梁上并示出前保险杠时)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下护板的示意图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049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