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改善挥杆速度及提升稳定度的球杆头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47787.X | 申请日: | 2020-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14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孔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大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3B53/04 | 分类号: | A63B5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8 | 代理人: | 何尤玉;郭仁建 |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空气动力学 原理 改善 挥杆 速度 提升 稳定 球杆 | ||
1.一种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改善挥杆速度及提升稳定度的球杆头,其包括一中空的杆头本体,该杆头本体包括一本体基部、设于该本体基部前端的一击球面板,以及设于该本体基部前端一侧的一杆连接部,该本体基部具有一杆头底部、位于该杆头底部上方的一杆头冠部,以及连接于该杆头底部周缘与该杆头冠部周缘之间的一杆头裙部,该杆头裙部具有二弧曲壁,该二弧曲壁分别自该击球面板的左右两侧朝后方弧曲延伸并相连形成一弧曲状的杆头尾壁,该击球面板具有一几何中心点,且定义通过该几何中心点的一假想直线为一中心基线;该球杆头包括一尾翼以及二气流导引通道,其特征在于:
该尾翼自该杆头冠部的顶面朝上凸伸,并位于对应该中心基线的位置;
该二气流导引通道分别设置于该杆头本体的杆头裙部的左右弧曲壁朝后方倾斜延伸,该二气流导引通道互为反向倾斜,且该二气流导引通道的中心线的夹角为锐角,该二气流导引通道的周围各具有一通道周壁,所述通道周壁连接杆头裙部内壁面,每一所述气流导引通道的前端于杆头裙部的弧曲壁前段形成一气流入口,每一所述气流导引通道的后端于杆头尾壁形成一气流出口,且该二气流导引通道的气流出口分别位于该尾翼的后端的相对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改善挥杆速度及提升稳定度的球杆头,其特征在于,该尾翼的前缘位于该击球面板的顶缘的后方,该尾翼的后缘位于该杆头尾壁的顶缘,该尾翼的前端缘与该击球面板的顶缘的距离为25mm~3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改善挥杆速度及提升稳定度的球杆头,其特征在于,该尾翼具有一直翼段,以及位于直翼段后方的扰流段,该扰流段左右两侧各具有一扰流曲面,并使该扰流段形成由前往后宽度渐增且由上往下度渐增的型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改善挥杆速度及提升稳定度的球杆头,其特征在于,该尾翼的扰流段后端的左右两扰流曲面的纵向方向的夹角为30°~35°,该扰流段后端的左右两扰流曲面的横向方向的夹角为57°~60°,该尾翼的扰流段后端面为自该杆头尾壁的顶缘朝前往上倾斜的一后端斜面,该后端斜面相对于通过该杆头尾壁顶缘的直立假想平面的夹角为25°~3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改善挥杆速度及提升稳定度的球杆头,其特征在于,该杆头本体的杆头冠部对应于该中心基线的前端缘与后端缘于高度方向的距离为45mm至52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改善挥杆速度及提升稳定度的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导引通道呈朝后方向下倾斜延伸的孔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改善挥杆速度及提升稳定度的球杆头,其特征在于,该二气流导引通道的中心线的夹角为15度至75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改善挥杆速度及提升稳定度的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导引通道为孔直径3mm~15mm的圆形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大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大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4778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罩盖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智能温控熔锡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