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回路杆塔分体式换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52079.8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8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谢杨斌;陈立闯;林师;叶欣;陈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10 | 分类号: | E04H12/10;E04H12/24;E04H12/34;H02G7/2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方淮;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路 杆塔 体式 换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回路杆塔分体式换位装置,包括主塔,所述主塔设置有上层横担、中层横担及下层横担,位于同一侧端的上层横担与中层横担之间设置有中相变上相跳线,位于同一侧端的中层横担与下层横担之间设置有下相变中相跳线,所述主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辅助塔,所述辅助塔靠近主塔侧设置有上部横担和下部横担,所述上部横担与下部横担之间设置有上相变下相跳线。该装置接线简洁,跳线间隙可控;减少铁塔高度或横担长度,进而减小导地线对铁塔的扭矩和弯矩,改善铁塔的受力状况,提高铁塔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回路杆塔分体式换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长距离高压输电线路中,为了控制系统电压和电流的不平衡度,需要对输电线路进行换位,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输电线路的换位通常在换位塔上进行,对于单回路线路,可通过在耐张塔上加装跳线架等措施实现导线换位。对于双回路输电线路,由于同一回路的三相导线均在一侧垂直布置,可利用的空间小。电压等级越高,对间隙要求越大,耐张串和跳线串较长,串间跳线长、弧垂大,换位时跳线布置方式复杂、施工困难、运行检修难度大。为实现转角内外侧回路同时换位,通常选择较小转角处(一般不超过 20°)布置换位塔。
早期双回路线路采用“双—单—双”换位,这种换位方式实质上是把1个双回路分成2个单回路换位,换位后再合成双回路,这种换位方式已经落后,基本不再采用。当前大部分双回线路采用双回路耐张塔换位,有3种常见方式:单母线旁路跳线外绕方式、双母线旁路跳线外绕方式、旁路跳线内绕方式。
单母线旁路跳线外绕换位方式适用于电压等级低、塔头间隙要求小的线路;双母线旁路跳线外绕换位方式、旁路跳线内绕换位方式更适合电压等级高、间隙要求大的线路,目前我国500、750kV线路均采用双母线旁路跳线外绕换位方式。双母线旁路跳线外绕换位方式和旁路跳线内绕换位方式跳线都比较复杂,由于耐张串、跳线串较长,各种间隙要求较大,跳线间隙不易控制,容易产生相间距或相对地距离紧张问题;并且换位塔横担较长,受铁塔扭矩影响,换位塔质量较大。受角度影响,双母线旁路跳线外绕换位方式、旁路跳线内绕换位方式只适用于小转角(一般不超过20°)。
双母线旁路跳线内绕换位方式:旁路跳线在两个回路之间,跳线间隙不易控制,铁塔高度较普通耐张塔高两个跳线串高度,按500kV线路考虑约10m,同时在塔身正面存在旁路跳线运行维护不方便。
双母线旁路跳线外绕换位方式:旁路跳线在两个回路外侧,跳线间隙不易控制,容易产生相间距距离紧张问题;并且换位塔横担较长(长度较普通耐张塔增加约10m),受铁塔扭矩影响,换位塔质量较大,横担长度翻倍后,受力问题严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回路杆塔分体式换位装置,该装置接线简洁,跳线间隙可控;减少铁塔高度或横担长度,进而减小导地线对铁塔的扭矩和弯矩,改善铁塔的受力状况,提高铁塔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双回路杆塔分体式换位装置,包括主塔,所述主塔设置有上层横担、中层横担及下层横担,位于同一侧端的上层横担与中层横担之间设置有中相变上相跳线,位于同一侧端的中层横担与下层横担之间设置有下相变中相跳线,所述主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辅助塔,所述辅助塔靠近主塔侧设置有上部横担和下部横担,所述上部横担与下部横担之间设置有上相变下相跳线。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横担、中层横担及下层横担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跳线架,所述跳线架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导线挂板,所述导线挂板上安装有用于连接相线的绝缘串。
进一步地,所述中相变上相跳线的一端与连接在中层横担后侧的相线相连接,并经设置于上层横担和中层横担之间的鼠笼跳线与连接在上层横担前侧的相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相变中相跳线的一端与连接在下层横担后侧的相线相连接,并经设置于中层横担和下层横担之间的鼠笼跳线与连接在中层横担前侧的相线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520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挂点托架
- 下一篇:一种液体稳流消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