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F炉精炼合金包芯线连续喂丝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50230.4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44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慈;马若凡;李维;李召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7/00 | 分类号: | F16B7/00;C21C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范建良 |
地址: | 30030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f 精炼 合金 包芯线 连续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F炉精炼合金包芯线连续喂丝连接装置,包括两端贯通的金属管,所述金属管的内径不小于合金包芯线的外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的两端内壁铆接有弧形金属弹簧片;所述金属弹簧片的下止点到金属管内壁的距离小于合金包线芯的外径;在两个金属弹片之间所述金属管上设有呈对称设置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装有紧固螺栓。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包芯线的快速连接,保证能够实现连续喂丝,在结构设计方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实际使用时操作方便;在实际应用成本控制方面提高了包芯线的使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同时也提高了劳动效率,保证了精炼喂丝的生产顺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炉外精炼技术,尤其涉及一种LF炉精炼合金包芯线连续喂丝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合金包芯线喂线技术是一种炉外精炼技术。它是将各种合金粉剂通过低碳钢带包覆制成合金包芯线,然后借助喂线机以一定的速度穿越渣层,将其送入钢包底部附近的钢水中,对钢液进行脱氧、脱硫、合金成分微调、夹杂物变性等处理,从而达到提高钢水清洁度和钢的内在量及降低成本的目的。由于合金添加剂被直接送达钢液深处,它可以克服某些合金元素比重轻、熔点低、与钢中氧的亲和力强而不易在炉内加入或者与炉渣接触、二次氧化烧损等不利因素。因此近年来这一技术在冶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现有的合金包芯线是均以盘卷形式储存的,由于各盘线之间的芯线连接困难,喂线要求有一定的速度,在钢包或中间包内喂丝过程中通常是每盘芯线的剩余量不足一炉的喂线长度时,将剩线全部丢弃,然后重新穿线;频繁穿线会造成芯线浪费,影响生产节奏,增加人工劳动强度。
为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连续喂丝的连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少浪费可以实现连续喂丝的合金包芯线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LF炉精炼合金包芯线连续喂丝连接装置,包括两端贯通的金属管,所述金属管的内径不小于合金包芯线的外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的两端内壁铆接有弧形金属弹簧片;所述金属弹簧片的下止点到金属管内壁的距离小于合金包线芯的外径;在两个金属弹片之间所述金属管上设有呈对称设置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装有紧固螺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金属管直径大于芯线直径2-3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紧固螺栓与合金包芯线的抵接面上设有凸棱或者凹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紧固螺栓的下端部为的截面为梯形或者三角形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螺纹孔为沿金属管径向方向设置或者向金属管两端倾斜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紧固螺栓的上端部一体设有旋转夹持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金属管的两端设有圆锥形引导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包芯线的快速连接,保证能够实现连续喂丝,在结构设计方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实际使用时操作方便;在实际应用成本控制方面提高了包芯线的使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同时也提高了劳动效率,保证了精炼喂丝的生产顺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紧固螺栓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管;2、弧形金属弹簧片;3、紧固螺栓;3-1、凸棱;3-2、旋转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502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屋面滑动支座及屋面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装卸式悬空园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