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汽车音响外壳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41651.0 | 申请日: | 2020-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27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驰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02 | 分类号: | H04R1/02;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厦门佰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3 | 代理人: | 钟桦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散热 功能 汽车音响 外壳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汽车音响外壳,涉及车具技术领域。其中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汽车音响外壳,包括包括底座和音响外壳结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通过吸热块、散热层、散热腔和散热翅片的设置,可以及时的将主机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的吸收散发出去,然后在通过第一散热结构和第二散热结构之间的配合将热量及时排除,提高了汽车音响散热效果和散热效率,延长了汽车音响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吸风机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将主机结构产生的热量排出,增加了散热效果,底座和音响外壳结构的连接处设有多个相同的缓冲弹簧,通过缓冲弹簧的设置,可以减少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对装置造成的损害,提高了汽车音响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汽车音响外壳。
背景技术
介绍
汽车音响为减轻驾驶员和乘员旅行中的枯燥感而设置的收放音装置。最早使用的是汽车调幅收音机,后来是调幅调频收音机、磁带放音机,发展至CD放音机和兼容DCC、DAT数码音响。
现有的汽车音响外壳由于散热效果差,会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主机结构不能及时将热量散发出去,而导致局部过热的现象,长期以往的话,会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加大使用成本,而且现有的汽车音响外壳不具有缓冲结构,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对装置本身会造成损伤,导致装置的实用性低。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提高汽车音响散热效果和散热效率,减少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增加汽车音响的实用性,延长汽车音响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鉴于此,本申请发明人发明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汽车音响外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汽车音响外壳,旨在改善汽车音响散热效果和散热效率差,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大,汽车音响的实用性差,汽车音响的使用寿命低,使用成本高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汽车音响外壳,包括底座(1)和音响外壳结构(2),底座(1)设置在音响外壳结构(2)的下端,所述音响外壳结构(2)包括主机结构(21)、按钮(22),壳体(23)、第一散热结构(24)和第二散热结构(25),主机结构(21)的一端贯穿壳体(23)的侧壁设置在壳体(23)的内腔中,主机结构(21)的伸出壳体(23)的侧壁,按钮(22)设置在主机结构(21)的下端,第一散热结构(24)和第二散热结构(25)均设置在主机结构(21)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
进一步的,第一散热结构(24)包括安装框(241)、电机(242)、散热风扇(243)、第一过滤网(244)、吸热块(245)、散热层(246)、散热腔(247)和散热翅片(248),电机(242)设置在安装框(241)的内腔,散热风扇(243)与电机(242)输出端连接,第一过滤网(244)设置在安装框(241)靠近散热翅片(248)的一侧,吸热块(245)设置在散热层(246)靠近主机结构(21)的一侧,散热腔(247)设置在散热层(246)的另一侧,散热翅片(248)与散热腔(247)靠近第一过滤网(244)的一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
进一步的,吸热块(245)和散热翅片(248)均开设有多个,且分别均匀的设置在散热层(246)靠近主机结构(21)的一侧和散热腔(247)靠近第一过滤网(244)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
进一步的,第二散热结构(25)包括固定框(251)、第二过滤网(252)、吸风管(253)、吸风机(254)、出风管(255)和第三过滤网(256),吸风机(254)设置在固定框(251)的内腔,第二过滤网(252)设置在吸风管(253)的吸风口处,吸风管(253)的另一端与吸风机(254)的一侧连接,第三过滤网(256)设置在出风管(255)的出风口处,出风管(255)的另一端与吸风机(254)的另一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416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