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节能炒锅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37260.1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89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盛天然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27/14;A47J36/00;A47J36/24;A47J27/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节能 炒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品,提出新型节能炒锅,通过在炒锅主体底部设置弧形导热筋,增加了受热点,温度分散性传递,传递更加均匀,保证炒菜或煮饭过程中不会糊锅、食物受热更加均匀;导热筋的径向垂剖面为等腰梯形,底边小于顶边的厚度,热量传递时会由热量传递点向炒锅主体开始逐渐扩散,保证热量进行扩散性传递,受热更加均匀;炒锅本体受热均匀不会对炒锅本体造成伤害,极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再者,在炒锅本体外周侧上部设置有凸檐,以卡扣于商用灶台的灶坑内,底部热量不会向上传递,端锅时更加安全,内周侧上部设置有凸台,煮饭时的泡沫到达凸台时自动破裂或收缩,不会发生溢锅现象,同时在顶部设置有翻边,端锅时更加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品,特别是指新型节能炒锅。
背景技术
炒锅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特别是饭店中需求更高,现有的炒锅底面一般是光滑的弧面或平面,底面全部与火苗或者电磁炉接触,受热面积大,经常发生糊锅现象,且由于火苗不均或者电热圈只有一圈导致受热不均匀,火苗大的地方或者设置电热圈的地方容易发生糊锅,因此在炒菜过程中需要一直翻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新型节能炒锅,通过在炒锅主体底部设置弧形导热筋,有效增加了受热点,使得温度不会集中传递,保证温度传递更加均匀,保证在炒菜或煮饭过程中不会糊锅,同时保证食物受热更加均匀;且导热筋的径向垂剖面为等腰梯形,底边小于顶边的厚度,热量传递时会由热量传递点向炒锅主体开始逐渐扩散,进一步保证热量能够进行扩散性传递,保证受热更加均匀;同时炒锅本体受热均匀不会对炒锅本体造成伤害,极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再者,在超过本体外周侧上部设置有凸檐,能够卡扣于商用灶台的灶坑内,底部热量不会向上传递,端锅时更加安全,内周侧上部设置有凸台,使得煮饭时的泡沫到达凸台时自动破裂或者收缩,不会将锅盖顶起发生溢锅现象,同时在顶部设置有翻边,端锅时更加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新型节能炒锅,包括:炒锅主体及锅盖,所述锅盖放置于所述炒锅主体的开口上;
所述炒锅主体底部设置有导热筋;
所述导热筋为圆弧形;
所述炒锅主体顶部设置有翻边,所述锅盖卡扣于所述翻边上;
所述炒锅主体外周上部设置有凸檐;
所述炒锅主体内周上部设置有凸台。
进一步,所述导热筋设置有多圈、每圈设置有多个,相邻圈的导热筋相间设置。
进一步,同圈的所述导热筋弧长相等,内圈的所述导热筋的弧长小于外圈的所述导热筋的弧长。
进一步,所述导热筋的高度小于炉架的高度。
进一步,所述导热筋的顶部厚度大于底部厚度。
进一步,所述导热筋的径向垂剖面为等腰梯形。
进一步,所述新型节能炒锅为一体成型的铸造件。
所述新型节能炒锅为一体成型的铸造件。
进一步,所述炒锅主体与电磁炉配合。
更进一步,所述炒锅主体与商用燃气灶台配合并通过所述凸檐卡扣于商用燃气灶台的灶坑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盛天然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盛天然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372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准零刚度隔振器的负刚度导向机构
- 下一篇:一种蟑螂诱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