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蜂窝式景观鱼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23335.0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87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晴;熊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灿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6 | 代理人: | 李志鸿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窝 景观 鱼池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蜂窝式景观鱼池结构,包括景观池体,所述景观池体顶部开口处四周垂直固定安装有五组等距分布的观赏灯杆,所述观赏灯杆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观赏灯,所述景观池体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顶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固定框内底部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右侧固定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置于景观池体内底部左侧,且出气管的另一端与曝气管左端固定连通,所述曝气管水平置于景观池体内底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景观池体顶部安装观赏灯杆和观赏灯杆上的观赏灯,可以在夜间增加该景观鱼池的观赏效果,提高观赏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景观鱼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蜂窝式景观鱼池结构。
背景技术
景观鱼池,就是根据自然生态平衡的原理,从专业技术的角度营造一个具有观赏鱼、藻类、微生物、高等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共同和谐生长的自然环境的鱼池,包括高档别墅鱼池、公园小区的景观鱼池以及自建鱼池。
但是,现有的景观鱼池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的景观鱼池结构简单,在夜间没有很好的观赏性,并不实用。2.现有的景观鱼池,在长期使用后,其底部会堆积大量的淤泥,不方便清理。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蜂窝式景观鱼池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窝式景观鱼池结构,通过在景观池体顶部安装观赏灯杆和观赏灯杆上的观赏灯,可以在夜间增加该景观鱼池的观赏效果,提高观赏性,通过气泵、出气管和曝气管上曝气孔的配合使用,气泵通过出气管和曝气管上的曝气孔将气体排出,可以对该景观池体内进行增氧,且在曝气孔出气的过程中,可以减少该景观池体底部污泥的堆积,较为实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蜂窝式景观鱼池结构,包括景观池体,所述景观池体顶部开口处四周垂直固定安装有五组等距分布的观赏灯杆,所述观赏灯杆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观赏灯,所述景观池体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顶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固定框内底部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蓄电池的电能输出端分别与观赏灯和气泵的电能输入端连接;
所述气泵右侧固定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置于景观池体内底部左侧,且出气管的另一端与曝气管左端固定连通,所述曝气管水平置于景观池体内底部,且曝气管表面开设有多组等距分布的曝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观赏灯杆顶部与固定支板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面板,所述太阳能面板的电能输出端与蓄电池的电能输入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景观池体右侧底部水平固定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出水管与景观池体连通处固定安装有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蜂窝式景观鱼池结构,通过在景观池体顶部安装观赏灯杆和观赏灯杆上的观赏灯,可以在夜间增加该景观鱼池的观赏效果,提高观赏性。
2.本实用新型的蜂窝式景观鱼池结构,通过气泵、出气管和曝气管上曝气孔的配合使用,气泵通过出气管和曝气管上的曝气孔将气体排出,可以对该景观池体内进行增氧,且在曝气孔出气的过程中,可以减少该景观池体底部污泥的堆积,较为实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蜂窝式景观鱼池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蜂窝式景观鱼池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233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