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处理高COD高氨氮废水的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12532.2 | 申请日: | 2020-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4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韩昫身;狄磊;金艳;李峰;陈胤晖;徐曙华;祁嘉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道源华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02;C02F3/12;C02F3/28;C02F3/34;C02F103/34;C02F101/30;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刘计成 |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cod 高氨氮 废水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高COD高氨氮废水的系统,其包括前置缺氧池、前置好氧池、后置缺氧池和后置膜生物反应器几部分。该处理高COD高氨氮废水的系统具有组成简单、运行灵活、抗冲击能力强和可靠性好等特点;相比于传统的一级A/O工艺,该工艺结合膜生物反应器可有效降解一段A/O产水中残留有机物及总氮,提高整体工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COD去除率为90‑95%,氨氮去除率为95‑98%,总氮去除率为95‑97%;相比于两级A/O工艺,该工艺采用浸没式超滤膜分离代替原有占地较大的连续流二沉池,提高污泥浓度,提升出水水质并节省占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工艺,特别涉及一种采用两级AO废水处理工艺处理高COD高氨氮废水的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领域,对于在氨氮及有机物含量不高的市政污水体系目前多采用常规的A/O工艺进行处理。AO工艺法也叫厌氧好氧工艺法,A(Anaerobic) 是厌氧段,用与脱氮除磷;O(Oxic)是好氧段,用于除水中的有机物。它的优越性是除了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是将厌氧水解技术用为活性污泥的前处理。传统的A/O工艺是由缺氧池和好氧池串联而成,可以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降低总氮,其工艺特点是废水进入缺氧池,反硝化菌以进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以回流污泥中硝酸盐作为氮源发生反硝化反应而达到脱氮。然后进入好氧池,硝化反应产生足量硝酸盐,好氧池后端设有沉淀池。
该法工艺较为简单、运行成本低,但对污水中的BOD5/ TKN比值有一定要求,当运行工况不佳时,易出现沉淀池内污泥上浮现象。特别是针对含高浓度氨氮废水,常规处理方法具有局限性,出水难以达标排放。为了提高有机物和总氮降解效率,必须加大回流比,大大增加运行成本,也会使A段难以保持理想的缺氧状态,产水水质不达标。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部分企业产生的高氨氮高有机物废水亟待处理后达标排放,通过改造传统工艺来提高废水处理效果是现阶段研究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高氨氮高有机物体系中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率的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一种处理高COD高氨氮废水的系统,其包括:前置缺氧池,所述前置缺氧池与废水入水口连接,所述前置缺氧池用于初步降解有机物及脱除硝化氮;前置好氧池,所述前置好氧池的入水口与所述前置缺氧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前置好氧池还通过一出液口与所述前置缺氧池连接,所述前置好氧池用于对废水进行硝化处理;后置缺氧池,所述后置缺氧池的入水口与所述前置好氧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后置缺氧池用于对好氧池残留的硝态氮进行反硝化处理;后置膜生物反应器,所述后置膜生物反应器的入水口与所述后置缺氧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后置膜生物反应器还设有一淤泥回流口,所述淤泥回流口与所述前置缺氧池连接,所述后置膜生物反应器用于去除废水中残留的有机物和氨氮,同时进行固液分离,减小占地面积,保持较高污泥浓度。
优选的,所述后置膜生物反应器中安装有浸没式超滤膜。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处理高COD高氨氮废水的系统具有组成简单、运行灵活、抗冲击能力强和可靠性好等特点;相比于传统的一级A/O工艺,该工艺结合膜生物反应器可有效降解一段A/O产水中残留有机物及氨氮,提高整体工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COD去除率为90-95%,氨氮去除率为95-98%,总氮去除率为95-97%;相比于两级A/O工艺,该工艺采用浸没式超滤膜分离代替原有占地较大的连续流二沉池,提高污泥浓度,提升出水水质并节省占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道源华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道源华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125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