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骨骼式手指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52325.2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8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路世青;彭杨耀;余虹鋈;艾洋俊;刘子豪;瞿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陆瑞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骼 手指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骨骼式手指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安装有推杆支撑条板,推杆支撑条板上安装有电动推杆以及位于其前方的V形杆,电动推杆的伸缩杆固定在V形杆的一端,推杆支撑条板前方设有掌指固定卡套,V形杆的另一端通过传动连杆铰接在掌指固定卡套上以完成弯曲动作,掌指固定卡套的前方设有近指固定卡套,近指固定卡套的前方设有远指固定卡套,掌指固定卡套上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蜗轮蜗杆驱动蜗轮连杆和带齿连杆以使近指固定卡套完成弯曲动作,近指固定卡套通过平行四边形机构以使远指固定卡套完成弯曲动作。本实用新型动作灵活,能够带动手指关节进行屈伸运动,通过反复循环运动,帮助患者达到康复训练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指训练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外骨骼式手指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患有脑卒中等疾病而导致手指运动障碍的患者越来越多。这些患者需要通过大量的手指运动康复训练开展治疗,目前主要是通过理疗师一对一式的人工康复疗法,但受到理疗师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这种训练方式只能满足极少数患者需求,大部分患者因为得不到有效训练而延误病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使用可靠,动作灵活,能够带动手指关节进行屈伸运动的外骨骼式手指康复训练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外骨骼式手指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推杆支撑条板,推杆支撑条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后连接支座,后连接支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根转动轴,转动轴穿过于推杆支撑条板且与固定板固定连接,转动轴与电机支撑板转动配合在一起,后连接支座上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尾部通过铰轴Ⅰ与后连接支座铰接连接,铰轴Ⅰ的中心线分别垂直于转动轴的中心线和推杆支撑条板的长度方向,电动推杆的前端伸出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中心线方向垂直于铰轴Ⅰ的中心线方向,推杆支撑条板的上表面且位于电动推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V形杆支座,V形杆支座上设置有V形杆,V形杆的顶部通过铰轴Ⅱ铰接连接在V形杆支座上,铰轴Ⅱ的中心线方向平行于铰轴Ⅰ的中心线方向且垂直于V形杆所在平面,伸缩杆的前端铰接连接在V形杆且靠近于电动推杆一侧的臂杆上以能够驱动V形杆绕铰轴Ⅱ进行转动,推杆支撑条板的前方设置有掌指固定卡套,掌指固定卡套与V形杆之间设置有传动连杆,传动连杆的一端通过铰轴Ⅲ与V形杆且远离电动推杆一侧的臂杆铰接连接,另一端通过铰轴Ⅳ铰接连接在掌指固定卡套的上表面上,铰轴Ⅲ和铰轴Ⅳ的中心线均平行于铰轴Ⅱ的中心线,掌指固定卡套的上表面上还固定连接有电机安装座,电机安装座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安装有蜗轮,电机安装座上还设置有与蜗轮传动配合的蜗杆,蜗杆的中心线平行于铰轴Ⅳ的中心线,蜗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电机安装座上,掌指固定套的前方设置有近指固定卡套,掌指固定套与近指固定卡套之间设置有蜗轮连杆和带齿连杆,蜗轮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蜗杆上,另一端与带齿连杆的一端通过铰轴Ⅴ铰接连接,铰轴Ⅴ的中心线平行于蜗杆的中心线,近指固定卡套的上表面安装有机架,带齿连杆远离蜗轮连杆的一端通过铰轴Ⅵ铰接连接在机架上,铰轴Ⅵ的中心线平行于铰轴Ⅴ的中心线,近指固定拉套的前方设置有远指固定卡套,近指固定卡套与远指固定卡套之间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的平行连杆,铰轴Ⅵ的中心线垂直于两根平行连杆所在平面,两根平行连杆且朝向近指固定卡套的一端通过铰轴Ⅶ与机架铰接连接,铰轴Ⅶ的中心线平行于铰轴Ⅵ的中心线,带齿连杆且位于铰轴Ⅵ所在侧的一端与其中一根平行连杆且位于铰轴Ⅶ所在侧的一端通过齿轮传动连接以能够驱动所在平行连杆绕其上铰轴Ⅶ进行转动,远指固定卡套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滑座,滑座的底部滑动连接在远指固定卡套上,滑座的滑动方向位于两根平行连杆所在平面上,两根平行连杆且远离铰轴Ⅶ的一端分别通过铰轴Ⅷ与滑座铰接连接,铰轴Ⅶ的中心线平行于铰轴Ⅶ的中心线,两根平行连杆与滑座和机架以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523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