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自卸车框架式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93021.3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4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贾柱;周旭;梁海莎;张勇;郑仰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8 | 分类号: | B62D21/18;B60P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黄耀威 |
地址: | 110869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卸车 框架 车架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矿用自卸车框架式车架,包括:主梁、前梁、圈梁和支架;主梁的一端为U型结构,主梁的另一端为截面矩形结构,前梁与U型结构固定连接为一体;圈梁设置在前梁与U型结构的连接处;支架设置在U型结构的两侧。通过上述方案,车架上的主梁由U型结构和截面矩形结构组成为一体,这样将现有技术中的两个纵梁融为一体使得主梁的截面增大,最大限度的保证矿用自卸车的车厢接触面位置的变形和应力均布,提高了扭矩的承担力度,进而提高了可靠性,由于截面的增大,提高了车架的抗弯惯性矩和抗扭惯性矩,这样主梁的构成板均可采用较薄的钢板,能够降低主梁的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用自卸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矿用自卸车框架式车架。
背景技术
矿用自卸车车架普遍采用边梁式车架结构,两纵梁之间焊接钢管用于承担车架扭转变形。车辆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不平路面,由于路面的起伏造成车架两侧纵梁的弯曲程度不同,使得原本加载在上翼板的车厢载荷在纵梁变形较大部位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该处应力具有较大的故障隐患,行业能往往通过增加上翼板的厚度,来提高纵梁的可靠性。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的缺陷:
1)抗弯惯性矩较小:由于车架为简易梁结构,车厢作用在车架上的载荷在接触面两端的作用力最大。
2)抗扭惯性矩较小:不平路况时,车架扭转变形较大,两侧纵梁受力不均,使得车厢接触面两端的载荷更加恶劣。
3)车架重量较大:为了保证可靠性,往往需要纵梁的上板、下板采用较厚的钢板,重量较大。
4)可靠性差:钢管两端与纵梁圆孔焊接,焊缝位置应力较大,且焊接缺陷和焊接软化区直接影响车架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以便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矿用自卸车框架式车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矿用自卸车框架式车架,包括:主梁、前梁、圈梁和支架;
所述主梁的一端为U型结构,所述主梁的另一端为截面矩形结构,所述前梁与所述U型结构固定连接为一体;
所述圈梁设置在所述前梁与所述U型结构的连接处;
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U型结构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主梁包括:上盖板、下底板、外腹板、内腹板和内隔板;
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底板的一端为U型端,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底板的另一端为矩形端;
所述外腹板设置在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底板的外侧,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底板的矩形端构成截面矩形结构;
所述内腹板设置在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底板的U型端的内侧,构成U型结构;
在所述截面矩形结构内设有内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内隔板包括:横隔板、纵隔板和加强板;
所述横隔板设有多个横向固定在所述截面矩形结构内,所述纵隔板设有多个纵向固定在相邻的所述横隔板之间,构成多个矩形框;
所述加强板设有多个设置在所述横隔板与所述纵隔板构成的矩形框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外腹板上设有悬缸支座。
进一步地,在所述截面矩形结构的尾部设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与车厢的旋转轴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梁包括:保险杠和前纵梁,所述前纵梁设有两个,均固定在所述保险杠和所述U型结构之间,其中,所述前纵梁的底部与所述圈梁的底部相平。
进一步地,在所述前纵梁的底部设有前悬支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930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升机中、尾减速器综合试验台
- 下一篇:智能可移动的区域触控调光车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