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61512.X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9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旭;徐奔;周昊;李华;朱正堂;姜谦;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F5/24 | 分类号: | F04F5/24;F04F5/44;F04F5/4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崔立青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液装置,其包括排液管和进气管,该排液管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直管和设置在该竖直管的下端的进液部,该进液部具有向下开口的进水口;该进气管的两端分别形成为进气端和排气端,排气端设置有喷射口,该排气端伸入到该进液部内,且喷射口的喷射方向朝向上方;当压缩空气从喷射口喷出时,竖直管内的液体被吹散成液滴状,并随气流从排液管的排液端排出。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的在各种积液场合进行抽排液体,具有低投资、低成本、安全、免维护、灵活简便的好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液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生产企业中,往往需要将低位的积水坑等内的液体间断性地送入到高位,目前,一般均采用气动往复泵、潜水泵、液下泵或自吸泵等设备,但是气动往复泵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卡死、漏气等现象,液面较低时,排液较为困难。潜水泵在使用时需要专人看护操作,如果长时间抽空,可能过热,在易燃易爆环境中有出事故的可能。液下泵由于泵体位于液体中,对于腐蚀性液体,需要采用耐腐蚀合金,泵的维护成本较高,而自吸泵需要进行罐泵,有时会造成难以启动,且在低温时,需要进行排空以防止结冰。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排液装置,其包括排液管和进气管,该排液管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直管和设置在该竖直管的下端的进液部,该进液部具有向下开口的进水口;该进气管的两端分别形成为进气端和排气端,排气端设置有喷射口,该排气端伸入到该进液部内,且喷射口的喷射方向朝向上方;
当压缩空气从喷射口喷出时,竖直管内的液体被吹散成液滴状,并随气流从排液管的排液端排出。
在本申请使用时,将排液装置插入到积水坑等集液池内,并使进液部伸入到液体中,然后开启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的压力需要保持在0.4-0.6MPa,压缩空气沿进气管流动并从喷射口喷出,从喷射口喷出的压缩空气将液体吹成液滴状,并随气流进入到竖直管内,并被排出,同时,周围的液体迅速向进液部内补充,实现连续排液。
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的在各种积液场合进行抽排液体,同时可以固定安装在一些场合,取代自吸泵、液下泵,做到了低投资、低成本、安全、免维护、灵活简便的使用。
进一步,喷射口的内径与竖直管的内径的比为1:(5-8)。在该比例内能够使所形成的液滴能够顺利地进入到竖直管内,竖直管的内径太小,使气流的流速过大,易于使液滴发生聚集,形成大液滴,向下滴落返回到溶液池内,竖直管的内径太大,气流的速度无法带动液滴向上移动。
具体地,竖直管的内径为25-100mm。积水坑内的存液量都不会太大,竖直管在上述范围内,已能够满足大部分积水坑的使用。
进一步,该进液部包括连接在该竖直管的下端的锥形管和连接在锥形管的下端的直管部,该锥形管的大端朝下;该竖直管、锥形管和直管部同轴设置,直管部的朝向下方的进口形成为进水口。
直管部为一短管,设置锥形管后,从喷射口喷出的气体会生产扩散,能够扩散气体对水体的接触面积,使更多的水体被气体吹起,形成为小液滴。
进一步,在竖直方向上,喷射口的上端面位于直管部的1/3-2/3处。使喷射口的上端面位于支管部的中间位置时,所形成的小液滴随气流在进入到竖直管内后,气流的流速增大,能够顺利地将所生产的小液滴向上带动并排出。
进一步,直管部的高度为直管部的内径的80-150%。在上述限制下,能够使气流顺利地将液滴带入到竖直管内。
进一步,直管部与进气管的排气端同轴设置。该设计可以使气流在排出喷射口时,能够向周围均匀地分散,喷射口偏向一侧时,易于产生漩涡,造成气流压力损失过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615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5G技术的手持式荧光光谱分析仪
- 下一篇:一种防卡涩呼吸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