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的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50556.2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41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霞;青春;李艳;徐春光;谢宾;秦飞飞;黄学文;高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呼伦贝尔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盐城市大丰区丰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54 | 代理人: | 葛潇敏 |
地址: | 021008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培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微生物的培养装置,属于微生物培养器皿技术领域,包括密封盖和培养皿,密封盖可拆卸连接于培养皿的上方;密封盖包括一上盖握把、一盖体和一干燥剂盒,盖体底端的外边缘处向下延伸设有下凸环,下凸环的内壁至少设有一环形凹槽,干燥剂盒可拆卸连接于环形凹槽上方的下凸环内壁上;培养皿至少包括两底座握把、一透气孔组和一器皿本体,器皿本体的内壁向上延伸并设有上凸环,上凸环的外侧至少设有一密封圈;透气孔组设置于密封圈上方的上凸环位置处,并与其中一底座握把相对应。此种装置能根据实验需求,在保证装置密封的情况下改变器皿内的实验环境,以便多个装置对同一种实验物质在不同湿度环境下进行培养和对比实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物培养器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生物的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培养,是指借助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和人为创造的培养条件,如培养温度、湿度等,使某些或某种微生物快速生长繁殖,称为微生物培养。微生物培养可分为纯培养和混合培养,前者是指对已纯化的单一菌种进行培养和利用;后者是指对混合菌种或自然样品,如土壤、水源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然后根据培养基上所生长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估算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与数量。
微生物培养常常会用到培养器皿,但是现有的培养器皿无法在密封状态下改变培养环境的湿度,因此在对同一物质进行微生物培养时,需要使用额外的设备来改变培养环境,不仅操作复杂,而且成本较高,同时,现有的培养实验都需要使用大量的培养器皿来装载培养物质,通过多组培养数据的对比才能获得所需的实验数据,但是大量的培养器皿占用空间大,不利于实验的进行,而且组装摆放时的稳定性较差,易受到外力磕碰倾倒,影响实验结果。
基于以上分析,本发明人对现有的培养器皿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的培养装置,其可根据需求调节培养环境的湿度,也可以叠加摆放,减少实验器皿的占用空间。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微生物的培养装置,包括一密封盖和一培养皿,所述密封盖可拆卸连接于培养皿的上方;所述密封盖包括一上盖握把、一盖体和一干燥剂盒,其中,上盖握把位于盖体的外表面,盖体底端的外边缘处向下延伸设有下凸环,且下凸环的内壁上至少设有一环形凹槽,且干燥剂盒可拆卸连接于环形凹槽上方的下凸环内壁上;所述培养皿至少包括两底座握把、一透气孔组和一器皿本体,其中,所述底座握把位于器皿本体的外表面,器皿本体的内壁向上延伸并设有上凸环,所述上凸环的外侧至少设有一密封圈,用于密封培养皿和密封盖之间的缝隙;所述透气孔组设置于密封圈上方的上凸环位置处,并与其中一底座握把相对应。
上述上盖握把和底座握把上表面均设有防滑橡胶。
上述下凸环和上凸环厚度相同,且下凸环和上凸环之间通过密封圈相互卡合。
上述上盖握把的底部设有供防滑橡胶放置的收纳槽。
上述透气孔组处的底座握把上设有与透气孔组孔洞个数相等的凸棱,另一底座握把上设有指示标记。
上述盖体中央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且器皿本体的底端向内倾斜并与该凹槽的形状相适配。
上述密封盖和培养皿装配后,上盖握把和底座握把重合并形成一个新的握把。
上述干燥剂盒与下凸环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橡胶垫;所述密封盖和培养皿装配后,干燥剂盒的气孔位于透气孔组位置处。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呼伦贝尔学院,未经呼伦贝尔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505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生物样本存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实验用培养器皿的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