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动簧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49982.4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7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厦;陈思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56 | 分类号: | H01H50/56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6 | 代理人: | 胡珣燕 |
地址: | 315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继电器 簧片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动簧片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动簧片本体,动簧片本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弹动部和支撑部,弹动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动触点的安装圆孔,支撑部的下端向后弯折形成水平的用于与轭铁连接安装的轭铁安装部,特点是安装圆孔的上方设置有前后贯通的横条缝,安装圆孔的左侧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左侧竖条缝,安装圆孔的右侧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右侧竖条缝,左侧竖条缝和右侧竖条缝的上端分别与横条缝的两个端头相连通,右侧竖条缝的最底端位于安装圆孔的圆心所在平面的下方,且左侧竖条缝的长度大于右侧竖条缝的长度。优点是结构简单,将其安装应用到电磁继电器上能使电磁继电器稳定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动簧片结构。
背景技术
动簧片为电磁继电器中的关键零件,为继电器提供触点压力,确保触点间可靠接触,同时也是满足机械寿命要求的关键要素。目前常见的电磁继电器的动簧片通常为L型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动簧片本体,动簧片本体的上部为用于安装动触点的弹动部,弹动部通常为实心的片状结构,动触点安装在弹动部的中心位置,弹动部通过电磁继电器的推杆推动实现弹动,使得其上设置的动触点分别与常开静触片或常闭静触片上的静触点接触,从而完成工作电流的转换,动簧片本体的下部弯折形成用于与轭铁相连接的水平的轭铁安装部。上述结构的动簧片安装应用在电磁继电器中,动触点与静触点之间的超行程主要依靠轭铁与衔铁之间的磁间隙实现,随着触点的消耗,轭铁与衔铁之间的磁间隙减小,导致电磁继电器的吸合电压增大,使用后期吸合电压超过上限,会导致电磁继电器失效,从而对整个电磁继电器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应用到电磁继电器上能使电磁继电器稳定使用的电磁继电器的动簧片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动簧片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动簧片本体,所述的动簧片本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弹动部和支撑部,所述的弹动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动触点的安装圆孔,所述的支撑部的下端向后弯折形成水平的用于与轭铁连接安装的轭铁安装部,所述的安装圆孔的上方设置有前后贯通的横条缝,所述的安装圆孔的左侧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左侧竖条缝,所述的安装圆孔的右侧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右侧竖条缝,所述的左侧竖条缝和所述的右侧竖条缝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的横条缝的两个端头相连通,所述的左侧竖条缝的最底端位于所述的安装圆孔的圆心所在平面的下方,且所述的右侧竖条缝的长度大于所述的左侧竖条缝的长度。
所述的右侧竖条缝与所述的左侧竖条缝的长度比为2:1。2:1的设计可以使接触点的偏向距离在单一方向上变短,使接触点更接近中心,同时2:1的设计可以使接触点在吸合后获得更合适的触点压力,触点吸合后,动簧连接触点位置会向后变形,变形的距离越靠下就越容易使触点完全吸合。
所述的左侧竖条缝和所述的右侧竖条缝的上端分别通过一前后贯通的弧形条缝与所述的横条缝的两个端头相连通。通过弧形条缝实现左侧竖条缝和右侧竖条缝的上端分别与横条缝的两个端头之间的连通,使得整体结构较为圆滑美观。
所述的支撑部上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竖向的腰槽。腰槽首先是为了降低动簧片的变形强度,使产品动簧有足够的导电宽度,同时又可以使产品获得较合适的吸合、释放电压;也更利于手工调整吸合、释放电压。开槽后有更大的散热面积,可以增加动簧片的散热,有利于产品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499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挂式高速湿巾包装机的撕口打码部件
- 下一篇:一种便于清洗的注塑机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