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用干燥过滤一体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35612.5 | 申请日: | 2020-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13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庹世川;李泽林;陶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正善达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成都海峡两***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干燥 过滤 一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干燥过滤一体装置,包括上锥瓶体、下弧锥形瓶体、抽气孔颈、抽气管、液体导管、砂芯层、干燥剂层;本实用新型的干燥过滤一体装置有效减少了在干燥过滤操作中液体人工手动的转移次数,有利于实现资源重复环保使用,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室用干燥过滤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实验室在进行化学实验过程中,后处理操作经常用到萃取分液,萃取液的干燥然后过滤的一系列操作,目前的具体操作过程为萃取分液后的萃取液转移至锥形瓶,然后萃取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钠,静置过夜进行干燥;干燥完成后安装抽滤装置,将锥形瓶中带有固体硫酸钠的液体倒入抽滤漏斗中进行抽滤,抽滤瓶中滤液转移至茄形瓶进行浓缩,得到产品;现有此种操作存在如下缺陷:首先,整个过程液体的转移次数多,从分液漏斗转移到到锥形瓶,干燥后转移到抽滤漏斗进行过滤,过滤后抽滤瓶内液体再转移到茄形瓶,然后进行下步操作;所有的液体的转移均是人工手动转移操作,无论哪个转移操作发生失误,发生手动倾覆洒落,瓶体失手打碎,转移漏液等,均造成样品损失,导致后处理失败,需重新合成的严重后果,增加额外的研发实验成本;其次,干燥时的无水硫酸钠干燥剂经过使用过滤后废弃,无法回收,成本高,不利于资源重复环保使用;最后,液体多次转移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不利于实验室工作有效开展。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实验室用干燥过滤一体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进行萃取液干燥、过滤后处理操作时,液体转移次数多的缺陷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在对萃取分液的萃取液进行干燥、过滤一系列操作时,液体人工手动转移次数多,易导致失误液体洒落、瓶体破碎等,使样品损失,导致产品后处理失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用干燥过滤一体装置,包括上锥瓶体、下弧锥形瓶体、抽气孔颈、抽气管、液体导管、砂芯层、干燥剂层;
所述上锥瓶体与下弧锥形瓶体之间是砂芯层和干燥剂层;所述砂芯层包括细砂芯层和粗砂芯层,所述粗砂芯层为两层,分别位于干燥剂层上部和下部;所述下部粗砂芯层下部为细砂芯层;
所述粗砂芯层在粗砂芯层两侧均为标准大气压下,允许液体自由通过;所述细砂芯层在细砂芯层两侧均为标准大气压下,液体不能自由通过;在细砂芯层下方抽真空状态下,细砂芯层上方压力大于下方压力时,允许液体从上向下通过;
所述下弧锥形瓶体下部连接液体导管;所述抽气管位于液体导管外部,中间与抽气孔颈相通;
所述上锥瓶体上部和抽气管下部均包括连接口;
所述干燥剂层内的干燥剂为无水硫酸钠、无水硫酸镁、无水氯化钙;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口为24#或19#标准内磨口、24#或19#标准外磨口;
在本实用新型较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上锥瓶体上部的连接口为24#标准内磨口;
在本实用新型较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抽气管下部的连接口为24#标准外磨口;
在本实用新型较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干燥剂层内的干燥剂为无水硫酸钠;
在本实用新型较优选实施方式中,干燥过滤一体装置的上锥瓶体、下弧锥形瓶体、抽气孔颈、抽气管、液体导管、连接口的材质为玻璃;
采用以上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验室用干燥过滤一体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正善达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正善达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356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