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联网水下作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06498.3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8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来;徐颖昶;孙绪江;王琛;张书阁;周逸群;李庆岩;林海波;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38 | 分类号: | H04W4/38;H04W4/70;H04L29/08;H04N7/18;B63C11/52 |
代理公司: | 郑州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8 | 代理人: | 张江森 |
地址: | 26600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水下 作业 系统 | ||
1.一种物联网水下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下机器人,其中设置有用于观察水下环境的摄像装置,用于获取水下环境信息的传感器以及抓取样品的机械爪;
上位机,与水下机器人通信连接,能够控制水下机器人在水下运动以及机械爪动作,还能够接收水下机器人中摄像装置拍摄的画面以及传感器收集到的水下环境信息;
物联网系统,包括NB-IoT模块以及NB-IoT基站,所述NB-IoT模块与上位机通信连接,能够收集到上位机所采集到的数据,所述NB-IoT基站与NB-IoT模块通信连接,能够将NB-IoT模块收集到的数据传递至Internet网络或服务器;
所述传感器包括位于控制模块壳体内、以获取控制模块内电路环境湿度信息的湿度传感器,以及位于控制模块壳体外且浸泡在水中的PH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强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水下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机器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呈矩形,且于外壳顶部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第一旋翼,第一旋翼包括回转轴和设置在回转轴外周面上的螺旋桨,第一旋翼动作时能够带动水下机器人在上下方向上动作,水下机器人在前进后退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旋翼,第二旋翼包括回转轴和设置在回转轴外周面上的螺旋桨,第二旋翼动作时能够带动水下机器人在前后方向上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联网水下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旋翼和/或第二旋翼中回转轴的回转轴线方向可调,以调整对应旋翼中螺旋桨与水流接触的反作用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物联网水下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旋翼和/或第二旋翼中沿回转轴的轴向间隔布置有两组以上螺旋桨,各组螺旋桨沿对应回转轴的周向均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水下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旋翼和/或第二旋翼设置有可悬停快速动力响应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联网水下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机器人的外壳包括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的顶板及底板,以及两分别能够连接顶板及底板的侧板,所述侧板的延伸方向与水下机器人的前进方向平行,顶板、底板及两侧板围成方筒状结构,方筒状结构在水下机器人前进方向上的两端具有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联网水下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旋翼设置在侧板与顶板、底板所围成的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物联网水下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方筒状结构内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模块壳体,控制模块壳体内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与摄像装置、传感器、机械爪及第一、第二旋翼通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联网水下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壳体包括圆筒,圆筒的轴线与水下机器人前进方向平行,圆筒的前端密封安装有半球状透明罩,所述摄像装置位于半球状透明罩围成的半球状空间内,圆筒的后端设置有供电缆及电线通过的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联网水下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安装在控制模块壳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649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石墨电极
- 下一篇:可防风的折叠屏幕及升降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