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油泵总成密封结构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01618.0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35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彬;丰平;齐伟;杨宇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02 | 分类号: | F01M1/02;F04B53/16;F04B53/22;F16J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何家鹏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 总成 密封 结构 具有 发动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机油泵总成密封结构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油泵总成密封结构在机油泵本体与发动机机体连接的端面上设置出油孔,在出油孔中设置隔胶套,通过隔胶套隔绝机油泵本体与发动机机体连接端面之间的密封胶,即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的密封胶,杜绝密封胶被挤入油道的风险,提高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油泵总成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发动机。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目前,为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零件之间必须保证可靠地密封。目前主流的密封形式包括涂硅胶密封,硅胶密封时,为保证涂抹均匀,一般采用滚轮滚压,很容易出现硅胶被挤到油道的情况,容易堵塞润滑油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油泵总成密封结构隔胶效果差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机油泵总成密封结构,用于密封机油泵本体与发动机机体的结合位置,所述机油泵总成密封结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机油泵本体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设有出油孔,所述出油孔为柱形腔体结构;
设置在所述发动机机体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上设有机油入口,所述发动机机体和所述机油泵本体通过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抵接装配于一体,所述机油入口与所述机油泵本体的所述出油孔连通,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设有密封胶;
隔胶套,所述隔胶套安装在所述机油泵本体的所述出油孔中。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油泵总成密封结构在机油泵本体与发动机机体结合的端面上设置出油孔,在出油孔中设置隔胶套,通过隔胶套隔绝机油泵本体与发动机机体连接端面之间的密封胶,即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的密封胶,杜绝密封胶被挤入油道的风险,提高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可靠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泵总成密封结构,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油泵本体还包括出油管路,所述出油孔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面连接,所述出油孔的第二端与所述出油管路连接,所述出油孔为圆柱形腔体结构,并且所述出油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油管路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胶套的外径大于所述出油孔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胶套的内径等于所述出油管路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油孔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隔胶套的轴向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胶套的端面和外壁面的连接处为圆角或倒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胶套为塑料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胶套为硅胶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油泵总成密封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上的螺栓孔以及安装在所述螺栓孔中的螺栓,所述螺栓孔靠近所述出油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
机油泵本体;
发动机机体;
具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的机油泵总成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的发动机具有和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的机油泵总成密封结构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16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气再循环混合器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 下一篇:机体水套放水结构及具有其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