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自动冲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91357.9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78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蔡金龙;贾炬;鲁琳;刘大永;高航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广通汽车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B21D28/04;B21D28/20;B21C51/00;B21D4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徐雷利 |
地址: | 301605 天津市静***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自动 装置 | ||
一种钢管自动冲裁装置,包括上模板和位于上模板下方的下模板,上模板的上端固定在升降组件上,上模板的下端连接上模,下模板的上端连接下模,下模板的底端固定在冲床上,通过升降组件带动上模板上下移动,从而对上模和下模之间的钢管进行冲裁或恢复原位。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管自动冲裁装置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钢管冲裁的操作便利性,采用自动送料装置和自动冲裁装置,减轻了劳动强度,同时也提升了效率,冲裁和送料的自动化不仅方便、快捷,同时也避免了人工误操作而导致机床工作发生事故,提升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管自动冲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公司客车骨架组焊成整车骨架焊接后都需要进行电泳,以增加防腐性,由于电泳工艺为浸泡式,即将整车骨架浸入电泳池,在此过程中,为了便于电泳液在钢管内进出,需要使用机床在钢管端头冲制U型孔,由于有的钢管尺寸较长,操作者需要手持操作极为不便,而且钢管较重,长时间工作,劳动强度较大,且每次冲裁后,需往返取料,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自动冲裁装置,以解决操作者需要手持操作极为不便,长时间工作,劳动强度较大,每次冲裁后需往返取料,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管自动冲裁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管自动冲裁装置,包括上模板和位于上模板下方的下模板,上模板的上端固定在升降组件上,上模板的下端连接上模,下模板的上端连接下模,下模板的底端固定在冲床上,通过升降组件带动上模板上下移动,从而对上模和下模之间的钢管进行冲裁或恢复原位。
进一步,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置导向套筒和直线导柱,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上开设相互对应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套筒的顶端插入上模板的导向孔内固定,所述导向套筒的底端开口,所述直线导柱的底端插入下模板的导向孔内固定,所述直线导柱的上端插入导向套筒的底端开口内,所述上模板带动导向套筒沿着直线导柱竖直上下移动。
进一步,所述上模的四周侧壁上具有凸起的U型凸块,所述U型凸块为上模刃口,所述下模的中部开设与上模形状一致的挖空部,所述挖空部对应上模刃口处为U型的下模刃口。
进一步,所述上模板和上模之间固定连接上模固定座,所述上模板的上端固定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上模柄,所述上模柄的顶端固定连接滑块,所述下模板上开设出料孔。
进一步,所述直线导柱的下端外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导向套筒的下方、下模板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冲床的背面设置第一伺服电机和曲轴,所述曲轴的两端与冲床活动连接,所述曲轴的中部固定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滑块,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包括电机轴,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与曲轴之间可转动地连接第一传动皮带,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一传动皮带转动,第一传动皮带带动曲轴旋转,曲轴带动连杆上下运动,从而连杆带动滑块上下运动。
进一步,所述钢管自动冲裁装置的一侧设置第一光电感应器,所述冲床的侧壁上设置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内设置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柜上连接操作面板,所述控制柜和第一伺服电机之间连接通信电缆,第一光电感应器控制第一伺服电机转动。
进一步,所述自动冲裁装置的一侧设置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台面上并排间隔设置多个辊轮,所述支撑台的台面两端开设多个与辊轮对应的弧形凹槽,辊轮的两端位于弧形凹槽中,辊轮可在弧形凹槽中转动。
进一步,所述多个辊轮包括第一主动辊轮和第二主动辊轮,所述支撑台的下方设置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包括电机轴,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与第一主动辊轮之间可转动地连接第二传动皮带,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与第二主动辊轮之间可转动地连接第三传动皮带,所述钢管平放在多个辊轮上并与辊轮垂直,第二伺服电机带动第二传动皮带和第三传动皮带转动,第二传动皮带和第三传动皮带带动辊轮转动使钢管向前移动靠近自动冲裁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广通汽车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广通汽车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913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T型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片
- 下一篇:一种纺织面料上纺织尘去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