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曲轴轴向力加载的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83266.0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3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峰;何科斌;何健;刘兴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7 | 分类号: | G01M13/027;G01M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董云海;宋亚超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轴 轴向 加载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曲轴轴向力加载的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支架设置在待测发动机的皮带轮一侧;加载支架设置在测试支架上;加载螺栓设置在加载支架上;两个支架组件相隔一定距离地设置在测试支架上,且位于加载支架和皮带轮之间,每个支架组件上设置有传感器装配孔;压力传感器两端穿设在传感器装配孔中,压力传感器的两端具有螺孔;传力螺栓的一端旋锁在压力传感器一端的螺孔中,另一端与加载螺栓抵接;测试固定部的一端的轴承孔内装设有推力轴承,另一端的螺柱螺锁在压力传感器另一端的螺孔中;测试连接旋转部的一端连接推力轴承,另一端连接皮带轮,且测试连接旋转部能随皮带轮转动。借此,可以在不断开测功机的情况向进行加载测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发动机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曲轴轴向力加载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柴油发动机开发试验中,需要了解曲轴在受到轴向力加载的情况时,对发动机性能和相关零部件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对应的改进措施,使得发动机的性能更优,相关零部件的可靠性更好。
现有技术的曲轴轴向力加载的测试装置多为在飞轮端施加轴向力加载,而飞轮端为动力输出端,用该方案施加轴向力加载必然要把飞轮与测功机断开连接,无法在施加轴向加载时对发动机性能进行测试。
现有技术的曲轴轴向力加载的测试装置存在以下缺陷:从飞轮端施加轴向力加载只能了解轴向加载后对止推片的磨损影响。必须把飞轮与测功机断开连接,不能在施加轴向加载的同时检测发动机的性能。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轴轴向力加载的测试装置,其从皮带轮一端给曲轴加载轴向力,可以在不断开测功机的情况向进行加载测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曲轴轴向力加载的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支架、加载支架、加载螺栓、传力螺栓、两个支架组件、压力传感器、测试固定部以及测试连接旋转部。测试支架设置在待测发动机的皮带轮一侧;加载支架设置在测试支架上;加载螺栓设置在加载支架上;两个支架组件相隔一定距离地设置在测试支架上,且位于加载支架和皮带轮之间,每个支架组件上设置有传感器装配孔;压力传感器两端穿设在传感器装配孔中,压力传感器的两端具有螺孔;传力螺栓的一端旋锁在压力传感器一端的螺孔中,另一端与加载螺栓抵接;测试固定部的一端的轴承孔内装设有推力轴承,另一端的螺柱螺锁在压力传感器另一端的螺孔中;测试连接旋转部的一端连接推力轴承,另一端连接皮带轮,且测试连接旋转部能随皮带轮转动。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测试支架包括第一底板、第一顶板、两块第一立板以及四块第一筋板。第一底板上设置有支架固定孔;第一顶板与第一底板平行且相隔一段距离,第一顶板上设置有第一支架安装孔及多个第二支架安装孔,第一支架安装孔设置在第一顶板的纵向中心线的一端,多个第二支架安装孔对称地分布在第一顶板的纵向中心线的另一端的两边;两块第一立板相互平行且相隔一定距离地设置在第一底板和第一顶板之间,且两块第一立板同时垂直于第一底板和第一顶板的短边;四块第一筋板两两平行地设置在两块第一立板两端的外侧;其中加载支架设置在第一支架安装孔上,两个支架组件设置在多个第二支架安装孔上。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加载支架包括第二底板、第二立板以及两块第二筋板。第二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用以通过螺栓和第一支架安装孔连接;第二立板与第二底板垂直地设置在第二底板的一端,第二立板上设置有加载螺栓孔,加载螺栓孔用以装设加载螺栓;两块第二筋板沿第二底板和第二立板边缘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832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两相厌氧UITA反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压支架立柱限位防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