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磁吸离合结构的智能锁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28689.2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49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文;熊洪磊;黎冬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力变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15/00;E05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王华强 |
地址: | 51622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离合 结构 智能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磁吸离合结构的智能锁,包括外壳机构、摩擦打滑机构、连接机构、磁性离合机构和马达驱动机构,所述摩擦打滑机构、连接机构、磁性礼盒机构和马达驱动机构均设置在外壳机构内,所述摩擦打滑机构与连接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与磁性离合机构连接,所述磁性离合机构与马达驱动机构连接。以上以解决现有的智能锁的离合器通常传动组件过多,容易因安装误差或加工误差导致运动失效,例如卡死、倾斜等状态,而且现有技术中智能锁内的直流电机堵转电流过大时容易造成电机损坏,同时现有技术中大多数智能锁均只能通过马达开关锁,在马达出现问题是就会导致开不了们的情况为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磁吸离合结构的智能锁。
背景技术
智能锁是一种将电子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大量的电子元器件,结合多种创新的识别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内置软件卡、网络报警、锁体的机械设计) 等综合的产品。
离合器是智能锁的关键装置,现有的智能锁的离合器通常传动组件过多,容易因安装误差或加工误差导致运动失效,例如卡死、倾斜等状态,而且现有技术中智能锁内的直流电机堵转电流过大时容易造成电机损坏,同时现有技术中大多数智能锁均只能通过马达开关锁,在马达出现问题是就会导致开不了们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磁吸离合结构的智能锁,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磁吸离合结构的智能锁,包括外壳机构、摩擦打滑机构、连接机构、磁性离合机构和马达驱动机构,所述摩擦打滑机构、连接机构、磁性礼盒机构和马达驱动机构均设置在外壳机构内,所述摩擦打滑机构与连接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与磁性离合机构连接,所述磁性离合机构与马达驱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机构包括上层外壳、下层外壳、空心圆柱和若干螺丝,所述上层外壳与下层外壳通过螺丝进行固定,所述空心圆柱设置在下层外壳上,所述上层外壳上设有一个与空心圆柱对应的圆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打滑机构包括输出齿轮、旋转套、压力弹簧、圆形柱、钥匙开锁柱和保护圈,所述钥匙开锁柱的一端设置在圆形孔上,所述钥匙开锁柱的另一端设置在空心圆柱内,所述输出齿轮设置在上层外壳上且套设在钥匙开锁柱上,所述输出齿轮上呈圆形状设有若干凹槽、所述旋转套套设在钥匙开锁柱上且位于输出齿轮的上方,所述旋转套的底部呈圆形状设有若干凸点,所述凸点与凹槽相互对应,所述压力弹簧设置在旋转套内部且套设在钥匙开锁柱上,所述圆形柱套设在钥匙开锁柱上且位于压力弹簧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轮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轮轴、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一轮轴设置在上层外壳与下层外壳之间,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均套设在第一轮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第二齿轮的下方,所述第一齿轮与输出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轮轴设置在上层外壳与下层外壳之间且位于第一轮轴与磁性离合机构之间,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均套设在第二轮轴上,所述第四齿轮设置在第三齿轮的下方,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连接,所述第四齿轮与磁性离合机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力变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力变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286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讯对讲机的充电底座
- 下一篇:减振型脚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