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球荧光微流控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00601.6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75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乔军;张升校;要嘉欣;公新宇;赵蓉;王灿;白江;王琳;邢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医纽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B01J19/00;G01N33/58;G01N33/543;G01N15/14 |
代理公司: | 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 代理人: | 郭海燕 |
地址: | 030600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新建北***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微流控 芯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球荧光微流控芯片,属于微控流芯片领域,包括基板、压力舱、主微流道、微球、鞘液管路、废液存储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压力舱及主微流道,所述主微流道可供样本与微球混合并反应;废液存储部可对反应废液进行储存;清洗液存储部及清洗液;在芯片各鞘液管路呈放射状全排列,使样品实现高通量检测。同时提高分析和分选的精度,还提高微球和标记配体的稳定性,使微流控芯片内储存的微球、标记配体有效期变长,从而提高检测的精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控流芯片领域,特别是一种微球荧光微流控芯片。
背景技术
在化学和生物研究中,绝大部分实验和测试反应是在溶液状态下进行。目前有一种研究趋势是对反应液体(待测样品和检测试剂)的体积要求越来越小,而同一样品的检测项目越来越多或通量要求越来越高,且能实现实验过程的自动化与可操控性。微流控芯片应运而生,以其具备可操作更小体积的反应液体、可小型化、更高实验通量和能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特点而被越来越多地采用。微流控芯片包括基片和设置在基片内的微通道,并通过微阀和动力装置(例如泵)的协同作用,样品和反应试剂被精准地运送到微流控芯片中不同的功能区域准确地提供到微流控芯片中期望位置处,从而实现样品的测试。微流控检测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床旁疾病检测手段,能够集成多个检测项目在一个微型化便携式一次性的微流控芯片上。
荧光微控流芯片是基于荧光免疫检测技术的一种微控流芯片,流式荧光,又称悬浮阵列、液相芯片等,是近20多年逐渐发展起来的多指标联合诊断技术。该技术以荧光编码微球为核心,集流式原理、激光分析、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多指标并行分析,最多可一管同时准确定量检测2-500种不同的生物分子;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并行检测等特点;可用于免疫分析、核酸研究、酶学分析、受体、配体识别分析等多方面、多领域的研究。
现有荧光微控流芯片通常只有一路鞘液管路,在利用荧光免疫检测技术检测时常会因为检测样本的单一导致分析精度降低,现有通常采用多组微控流芯片进行串联或并联进行多次检测进而提高检测的精度,进而增加了成本,因此需要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微球荧光微流控芯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微球荧光微流控芯片。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球荧光微流控芯片,包括基板、压力舱、主微流道、微球、鞘液管路、废液存储部,所述压力舱设于基板表面中部,所述主微流道开于基板中部且位于压力舱下方与压力舱连通,所述微球存放于主微流道内,多个所述鞘液管路呈放射状分布开于基板内且与主微流道连通,所述废液存储部呈环状分布开于基板上且其内部与多个所述鞘液管路外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上设有微阀,多个所述微阀呈环形阵列状分布插装于基板上且分别与多个所述鞘液管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鞘液管路上设有单向瓣阀,所述单向瓣阀安装于鞘液管路外端。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瓣阀为中部开孔的弹性结构,所述单向瓣阀中部向外凸出,所述单向瓣阀形状与心脏瓣膜形状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鞘液管路内端为从与主微流道连通处开始向外宽度逐渐减小的管状结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球荧光微流控芯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其结构设计,利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压力舱及主微流道,所述主微流道可供样本与微球混合并反应;废液存储部可对反应废液进行储存;清洗液存储部及清洗液;在芯片各鞘液管路呈放射状全排列,使样品实现高通量检测。同时提高分析和分选的精度,还提高微球和标记配体的稳定性,使微流控芯片内储存的微球、标记配体有效期变长,从而提高检测的精确性;
通过安装于基板上与鞘液管路连通的微阀。可通过微阀开通或关闭鞘液管路,进而便于控制鞘液管路的开通或关闭数目,进而调节样品通量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医纽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医纽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0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软管多路径卷盘
- 下一篇:应用于不干胶、间隔胶、贴合带的分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