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近光透镜结构、近光模组总成以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81615.0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2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毅;刘巧稚;靳冠洋;张培培;李斌;刘兴;王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25 | 分类号: | F21S41/25;F21W102/13;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林治辰;李健 |
地址: | 072558 河北省保***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结构 模组 总成 以及 车辆 | ||
1.一种近光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透镜结构包括聚光部(10)、投射部(20)以及连接部(30);
所述聚光部(10)配置为能够将光源发出的光线射向所述投射部(20);
所述投射部(20)配置为能够使所述光线发生折射并将所述光线投射至外界;
所述连接部(30)包括光通道以及明暗截止线形成单元(33),所述光通道设置在所述聚光部(10)和所述投射部(20)之间以允许所述光线通过,所述明暗截止线形成单元(33)配置为能够使通过所述投射部(20)投射至外界的光线产生明暗截止线;
其中,所述聚光部(10)、所述投射部(20)以及所述连接部(30)为一体成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光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0)的内壁为全反射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光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通道包括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所述第一段(31)与所述聚光部(10)连接,所述第二段(32)与所述投射部(20)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段(31)的纵截面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段(32)的纵截面的高度以使所述第一段(31)和所述第二段(32)的连接处形成作为所述明暗截止线形成单元(33)的台阶面;
其中,所述第一段(31)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段(32)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θ>0°,以使得所述明暗截止线形成单元(33)能够将所述聚光部(10)射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投射部(20),并使该光线经所述投射部(20)折射后形成向下偏折的光线d,所述向下偏折的光线d与通过所述投射部(20)的折射后向上偏折的光线u在预设距离处形成明暗截止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光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明暗截止线形成单元(33)的高度高于所述投射部(20)的中心线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近光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部(10)的反射面的最低点的高度与所述明暗截止线形成单元(33)的高度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光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31)靠近所述第二段(32)的一端设有凹槽(34)。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光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部(10)的上半部的聚光角度θu、所述聚光部(10)的下半部的聚光角度θd、所述投射部(20)的最大收光角度θr以及所述夹角θ之间的关系为:θ=θd=θu=θr/2。
8.一种近光模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模组总成包括散热器(200)、灯板(300)以及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近光透镜结构(100);
所述散热器(200)固定设置,所述灯板(300)安装在所述散热器(200)上,所述灯板(300)的光源位于所述近光透镜结构(100)的聚光部(10)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近光模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模组总成包括遮光组件(400),所述遮光组件(400)罩设在所述近光透镜结构(100)的连接部(30)的外侧。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近光模组总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816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叠的多称量台的配料秤
- 下一篇:电机散热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