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线探边器电源线布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78240.2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6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兆锦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线 探边器 电源线 布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红外线探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线探边器电源线布线结构。该红外线探边器电源线布线结构,包括机壳、调节腔体和电机装配区;所述机壳一侧设有调节腔体,另外一侧设有电机装配区,所述机壳上位于调节腔体和电机装配区之间设有布线槽,布线槽上覆盖有装配板,装配板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布线槽上。其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不占用空间,外观精美,避免驱动电机电源线外漏,可直接采用连接插头的方式连接电源,接线清晰明了,避免电源线外接线裸露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红外线探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线探边器电源线布线结构。
背景技术
根据定型机的机械结构,红外线探边器的驱动方式有螺杆和排齿式,而红外线探边器的驱动电机通常采用外接电源线的方式与电源线进行连接,但是此方式存在接线混乱,不仅不美观,而且在使用时,裸露的外接线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红外线探边器电源线布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红外线探边器电源线布线结构,包括机壳、调节腔体和电机装配区;所述机壳一侧设有调节腔体,另外一侧设有电机装配区,所述机壳上位于调节腔体和电机装配区之间设有布线槽,布线槽上覆盖有装配板,装配板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布线槽上,所述装配板上设有连接插头,电机装配区内装配的电机电源线延伸至布线槽内,并与装配板上对应的插头连接。
进一步,所述布线槽位于靠近电机装配区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布线槽内四角分别设有装配凸台,装配凸台上设有连接通孔,装配板四角分别通过连接螺栓与对应的装配凸台上的连接通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装配板上设有多个连接插头,连接插头穿过装配板上对应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装配板上对称设有两个连接插头,连接插头位于穿过装配板上对应的通孔处设有连接法兰,连接插头的连接法兰通过固定螺丝与装配板紧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不占用空间,外观精美,避免驱动电机电源线外漏,可直接采用连接插头的方式连接电源,接线清晰明了,避免电源线外接线裸露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调节腔体,3电机装配区,4布线槽,5装配凸台,6连接通孔,7装配板,8连接螺栓,9连接插头,10通孔,11 固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线探边器电源线布线结构,包括机壳1、调节腔体2和电机装配区 3;所述机壳1一侧设有调节腔体2,另外一侧设有电机装配区3,所述机壳1上位于调节腔体2和电机装配区3之间设有布线槽4,布线槽4上覆盖有装配板7,装配板7通过连接螺栓8固定在布线槽4上,所述装配板7上设有连接插头9,电机装配区3内装配的电机电源线延伸至布线槽4内,并与装配板7上对应的插头连接。
进一步,所述布线槽4位于靠近电机装配区3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布线槽4内四角分别设有装配凸台5,装配凸台5 上设有连接通孔6,装配板7四角分别通过连接螺栓8与对应的装配凸台5上的连接通孔6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装配板7上设有多个连接插头9,连接插头9穿过装配板7上对应的通孔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兆锦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兆锦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782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灌注桩浇筑高程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云母片生产用存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