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加工的工作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25366.3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44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双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双梅 |
主分类号: | B23Q1/03 | 分类号: | B23Q1/03;B23Q1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包晓晨 |
地址: | 4228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工用 工件 加工 工作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加工的工作台,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包括框架、台面和检修门,台面固定连接在框架上,台面上开有均布的通槽,框架前侧转动铰接检修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工件放置与台面上,当机床需要对工件其他部位进行加工处理时,摇动手动丝杆,支架便在弧形通滑槽内滑动,第二传动轴的纵向位置发生变化,使被缓冲垫包裹的摩擦轮与工件相接触,启动电机,经过传动,在摩擦轮的作用下,工件便作直线运动,达到指定位置,关闭电机,放下摩擦轮,方便机床的加工处理,实际使用效果好,显著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装置,具体是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加工的工作台。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
在机械加工过程往往会对长工件进行钻孔、开槽等加工处理,因为机床的工作半径较小,要频繁移动工件位置来进行加工,人工移动费力且需要重新校准工件位置,而是使用吊车又显得大材小用。
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加工的工作台,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加工的工作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加工的工作台,包括框架、台面和检修门,台面固定连接在框架上,台面上开有均布的通槽,框架前侧转动铰接检修门,所述框架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框架内设置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与框架左右侧壁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上自右向左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和第一齿轮,所述框架侧壁上开有弧形通滑槽,弧形通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支架,弧形通滑槽和支架均左右对称设置,弧形通滑槽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第二传动轴上均布固定连接有摩擦轮,所述通槽与摩擦轮相配合,摩擦轮外沿设置有缓冲垫,框架外右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手动丝杠,所述支架右侧转动连接有内牙套筒,手动丝杠右端与内牙套筒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检修门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采用皮带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框架的转动连接采用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齿轮直径大于第二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垫采用橡胶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通滑槽所在圆的圆心与第一传动轴的轴心共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工件放置与台面上,当机床需要对工件其他部位进行加工处理时,摇动手动丝杆,支架便在弧形通滑槽内滑动,第二传动轴的纵向位置发生变化,使被缓冲垫包裹的摩擦轮与工件相接触,启动电机,经过传动,在摩擦轮的作用下,工件便作直线运动,达到指定位置,关闭电机,放下摩擦轮,方便机床的加工处理,实际使用效果好,显著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加工的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加工的工作台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加工的工作台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加工的工作台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双梅,未经杨双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253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臭地漏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卸的土木工程用电机安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