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矿物质纯净水制备的多层复合滤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08856.2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02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杜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爱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1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矿物质 纯净水 制备 多层 复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净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矿物质纯净水制备的多层复合滤芯,其包括所述滤芯本体外的具有杂质和病菌的非纯净水在压力的作用下依次通过第一矽藻化石过滤体、第二活性金属离子过滤体、第三活性炭过滤体、第四离子交换树脂过滤体的过滤最终通过滤芯出水口排出具有多种矿物质纯净水,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不但保证水质的纯正,而且要保留富含大量的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的问题,具有满足人体新陈代谢的需求、流量范围更大且更宽、无需更换、安全环保的有益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净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矿物质纯净水制备的多层复合滤芯。
背景技术
目前,过滤滤芯一类是以纯水为代表的RO反渗透膜过滤技术,另一类则是以超滤水为代表超滤膜过滤技术,但RO反渗透膜过滤技术由于过滤效果超强,从而导致纯水中不含氧不含矿物质,长期饮用纯净水不利于身体健康的问题,而超滤膜净水器是通过内在压力来分离水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精度是0.01微米,过滤精度只能过滤掉水中的泥沙、铁锈、寄生虫、部分细菌等,能保证水质清澈,但过滤后的水依旧还有不少细菌,所以不能直接饮用,现有技术存在不但保证水质的纯正,而且要保留富含大量的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矿物质纯净水制备的多层复合滤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现有技术存在不但保证水质的纯正,而且要保留富含大量的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矿物质纯净水制备的多层复合滤芯,包括滤芯本体,滤芯本体内设置碳棒空腔,所述碳棒空腔内轴向设置第三活性炭过滤体,所述第三活性炭过滤体外表层形成设置第四离子交换树脂过滤体,所述第四离子交换树脂过滤体贯通于滤芯出水口,所述碳棒空腔通过碳棒框架支撑,碳棒框架外表层设置第二活性金属离子过滤体,所述第二活性金属离子过滤体外表层设置第一矽藻化石过滤体,所述滤芯本体外的具有杂质和病菌的非纯净水在压力的作用下依次通过第一矽藻化石过滤体、第二活性金属离子过滤体、第三活性炭过滤体、第四离子交换树脂过滤体的过滤最终通过滤芯出水口排出具有多种矿物质纯净水。
进一步,所述第一矽藻化石过滤体的孔径为4.11e-5微米。
进一步,所述第二活性金属离子过滤体采用金属银离子。
进一步,所述第四离子交换树脂过滤体为承压范围在0.5~1.6MPa。
有益技术效果:
1、本专利采用滤芯本体内设置碳棒空腔,所述碳棒空腔内轴向设置第三活性炭过滤体,所述第三活性炭过滤体外表层形成设置第四离子交换树脂过滤体,所述第四离子交换树脂过滤体贯通于滤芯出水口,所述碳棒空腔通过碳棒框架支撑,碳棒框架外表层设置第二活性金属离子过滤体,所述第二活性金属离子过滤体外表层设置第一矽藻化石过滤体,由于本滤芯采用的是复合滤芯,具有四层过滤体,第一过滤体是采自矽藻,其是一类单细胞海藻生物体形成的天然化石,该天然化石形成于微生外壳上,存在千千万万个微丝小孔,而它的孔径为比头发丝小几万倍,有效隔离杂质和较大病菌,同时通过第二活性金属离子过滤体、第三活性炭过滤体以及第四离子交换树脂过滤体的层过滤将有害物质隔离了,由于矽藻类过滤体可以将杂质和较大病菌过滤,但并不过滤对身体有益的矿物质,使得过滤的水不仅干净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体新陈代谢的需求。
2、本专利采用所述滤芯本体外的具有杂质和病菌的非纯净水在压力的作用下依次通过第一矽藻化石过滤体、第二活性金属离子过滤体、第三活性炭过滤体、第四离子交换树脂过滤体的过滤最终通过滤芯出水口排出具有多种矿物质纯净水,由于采用从外至内的进水模式,不同于超滤的由内至外和反渗透的压力模式,使得进水范围的自然增加,同时使其流量范围更大、更宽。
3、本专利滤芯相比于其它净水滤芯外形更小,不占用空间,且滤芯更换也很简单,直接取下清洗矽藻滤芯表面后就可以继续使用,无需更换,便于消费者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爱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爱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088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