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关电源、电路板及其反馈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04076.0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42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航嘉驰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57 | 分类号: | H02M3/157;H02M1/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之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6 | 代理人: | 杨洪龙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电源 电路板 及其 反馈 控制电路 | ||
1.一种开关电源反馈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三端内置基准运算放大器(IC1)和光耦发射管(OP1A),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电阻(R5)和软启动充电支路,所述软启动充电支路包括串联的第六电阻(R6)、二极管和第一电容(C1);
所述第三电阻(R3)和第二电阻(R2)串接在开关电源的电压输出端(DC+)与地(SGND)之间;
所述三端内置基准运算放大器(IC1)的参考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与第二电阻(R2)的公共端、阴极依次通过所述第四电阻(R4)和第一电阻(R1)连接辅助电源端(V2)、阳极接地(SGND);
所述光耦发射管(OP1A)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和第一电阻(R1)的公共端、阴极连接所述三端内置基准运算放大器(IC1)的阴极;
所述光耦发射管(OP1A)的阴极还通过所述软启动充电支路接地(SGND);
所述第五电阻(R5)第一端连接所述辅助电源端(V2),第二端连接所述软启动充电支路中的电路节点,所述电路节点与所述光耦发射管(OP1A)的阴极之间设置所述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比阴极更靠近所述光耦发射管(OP1A)的阴极,所述电路节点与地(SGND)之间设置所述第一电容(C1),所述第六电阻(R6)设置在所述软启动充电支路的任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反馈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节点是所述二极管的阴极,所述二极管的阳极通过所述第六电阻(R6)连接所述光耦发射管(OP1A)的阴极、阴极通过所述第一电容(C1)接地(SGND)并通过所述第五电阻(R5)连接所述辅助电源端(V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反馈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节点是所述第六电阻(R6)和第一电容(C1)的公共端,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光耦发射管(OP1A)的阴极、阴极依次通过所述第六电阻(R6)和第一电容(C1)接地(SGND),所述第六电阻(R6)和第一电容(C1)的公共端通过所述第五电阻(R5)连接所述辅助电源端(V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反馈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节点是所述二极管的阴极,
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光耦发射管(OP1A)的阴极、阴极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六电阻(R6)接地(SGND)以及通过所述第五电阻(R5)连接所述辅助电源端(V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反馈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节点是所述二极管的阴极,
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光耦发射管(OP1A)的阴极、阴极依次通过所述第六电阻(R6)和第一电容(C1)接地(SGND)以及通过所述第五电阻(R5)连接所述辅助电源端(V2)。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开关电源反馈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容(C2),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三端内置基准运算放大器(IC1)的阴极和阳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开关电源反馈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
所述光耦发射管(OP1A)的阴极还通过所述第七电阻(R7)和第四电容(C4)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与第二电阻(R2)的公共端,以及通过所述第三电容(C3)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与第二电阻(R2)的公共端;
所述电压输出端(DC+)通过所述第八电阻(R8)和第四电容(C4)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与第二电阻(R2)的公共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电源反馈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容的值相比第二电容的值超过5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航嘉驰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航嘉驰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040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微藻培养装置
- 下一篇:一种饮水机的节能热交换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