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水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81842.6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7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意波;王龙飞;呼延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京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刘妮 |
地址: | 710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水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水冷装置,包括水冷座,水冷座安装于汽车电池下方,水冷座包括密封壳,密封壳上固定连接有壳盖,密封壳内设有多组隔板,多组隔板将密封壳内分隔成多个区域,每组区域内均设有多个挡板,挡板交错设置,每组区域右侧均连接有进水分管,进水分管与进水主管相连接,进水主管与水箱相连接,进水主管上设有水泵,每组区域左侧均连接有出水分管,出水分管与出水主管相连接,出水主管与水箱相连接;通过隔板将密封壳分隔成多个区域,多个区域之间密封,能够防止冷却水泄漏,冷却水经由进水分管分别进入每个区域内,挡板能够延长冷却水在区域内的流动时间,对电池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对电池的散热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池水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水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源锂离子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池的容量越来越大和快充倍率性能越来越高,以使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更远驾驶体验更好。随着电池的容量增大和快充倍率性能提高,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其温度上升,温度的不断上升会影响电池的供电效率与电池使用寿命,甚至发生热失控导致爆炸起火等安全问题,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现有的电池散热方案一般有自然散热、风冷、和液冷散热三种。自然散热就是不增加散热辅助让其自然散热,其结构最简单,但效果也最差。风冷散热方案需做风道,风机吹风通过风道带走热量但在电池包的密闭空间内其散热效果有限且容易造成散热不均衡导致温差加大也会影响行驶体验。液冷散热方案通过水冷管道或水冷板跟电池接触或其他冷却液在水冷管道内、水冷板内循环流动带走电池的产生的热量,把电池的发热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防止热失控不影响使用。
如中国专利网公开号为CN208589512U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水冷装置,包括进水管,进水管的入口与循环泵的出口连接,循环泵的入口与水箱连接,进水管与若干水冷板固定连接,水冷板与出水管固定连接,出水管与水箱连接,水冷板内部设有蛇形管,进水管上设有若干出水口,出水管上设有若干进水口,进水管的每个出水口均与蛇形管的入口连接,出水管的每个进水口均与蛇形管的出口连接,该申请通过设置内部有蛇形管的水冷板进行散热,但由于蛇形管的尺寸有限,当进行水冷散热时,只有蛇形管上方位置处散热效果较好,其他位置散热效果较差,难以保证将汽车电池的热量散发出去。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水冷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水冷装置,通过隔板将密封壳分隔成多个区域,多个区域之间密封,能够防止冷却水泄漏,冷却水经由进水分管分别进入每个区域内,挡板能够延长冷却水在区域内的流动时间,对电池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对电池的散热效果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水冷装置,包括水冷座,所述水冷座安装于汽车电池下方,所述水冷座包括密封壳,所述密封壳上固定连接有壳盖,所述密封壳内固定连接有多组隔板,多组隔板将密封壳内分隔成多个区域,每组所述区域内均设有多个挡板,每组所述区域内的挡板均交错设置,每组所述区域右侧均连接有进水分管,所述进水分管与进水主管相连接,所述进水主管与水箱相连接,所述进水主管上设有水泵,每组所述区域左侧均连接有出水分管,所述出水分管与出水主管相连接,所述出水主管与水箱相连接。
优选的,每组所述区域内均设有四组挡板,所述挡板的高度小于密封壳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隔板设有三组,三组所述隔板将密封壳分隔成四个区域。
优选的,所述壳盖和密封壳均为紫铜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壳盖与密封壳之间焊接或用密封胶水粘接。
优选的,所述壳盖与密封壳之间焊接或用密封胶水粘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京学院,未经西京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818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窝成型模具及面窝自动加工设备
- 下一篇: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仪的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