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槽形工件的定位钻孔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78899.0 | 申请日: | 2020-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57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定;刘学峰;刘旭峰;李实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密特科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B39/12;B23B47/28;B23B4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件 定位 钻孔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槽形工件的定位钻孔工装,包括定位上板、定位下板、开档定位板、侧支撑板及钻套,所述定位上板、定位下板水平布置,与侧支撑板垂直固定;所述开档定位板与定位下板垂直固定,与定位上板之间留有定位槽;所述定位上板和定位下板中安装有至少一对上、下同轴贯通的钻套,所述钻套位于被加工工件钻孔点的正上方,机床上的钻头穿过上、下钻套钻削被加工工件。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对工件进行钻孔定位,孔的定位精确,满足同轴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槽形工件的定位钻孔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的机械加工工件中有很多孔结构,有些孔因板材太厚,无法直接激光或者冲压做出,就需要打孔。目前对于工件的孔加工,大都采用画线打孔的方式,先用尺子按照图纸测量好距离,然后羊角冲定点,最后打孔。对于有同轴度要求的、位置度要求的孔,由于画线打孔无法做出精准定位,此时需要定位钻孔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槽形工件的定位钻孔工装,可以保证同轴度、位置度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槽形工件的定位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定位上板、定位下板、开档定位板、侧支撑板及钻套,所述定位上板、定位下板水平布置,与侧支撑板垂直固定;所述开档定位板位于定位下板上方,与定位下板垂直固定,与定位上板之间留有定位槽;所述定位上板和定位下板中嵌有至少一对上、下同轴贯通的钻套,所述钻套位于被加工工件钻孔点的正上方,机床上的钻头穿过上、下钻套钻削被加工工件。
进一步地,所述开档定位板有两块,左右对称布置,所述定位槽的高度大于被加工工件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上板与侧支撑板、定位下板与侧支撑板、开档定位板与定位下板之间通过榫卯嵌接,外加螺钉紧固。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上板与侧支撑板端面平齐,所述侧支撑板的下端向远离定位下板的下方一侧延伸,且与定位下板的间距大于被加工工件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钻套位置采用数控或激光切割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上板、定位下板、开档定位板、侧支撑板及钻套为碳钢材质。
加工时,将工装安装到摇臂钻底座上,然后将槽形工件卡入工装,其中上平面卡入位于定位上板下方的定位槽,下平面位于定位下板的下方,固定后启动摇臂钻,机床上的钻头依次穿过上、下钻套钻削被加工工件,完成打孔。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钻套位置采用数控或激光切割定位,远比画线定位精确,满足图纸位置度要求,通过钻套对机床上的钻头进行直接导向,从而使得钻头直接穿过钻套后加工工件,能够快速的完成对加工孔的定位,用摇臂钻从上到下依次加工出上、下孔,从而满足同轴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槽形工件示意图。
图中,1-定位上板,2-定位下板,3-开档定位板,4-侧支撑板,5-钻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槽形工件的定位钻孔工装,包括定位上板1,定位下板2,开档定位板3,侧支撑板4及钻套5。定位上板和定位下板均由长、宽、厚为431×155×30mm的碳钢板加工而成;开档定位板由长、宽、厚为155×108×20mm的碳钢板加工而成;侧支撑板由长、宽、厚为210×155×30mm的碳钢板加工而成;钻套由直径、高度为60×30mm的碳钢棒加工而成。槽形工件厚度小于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密特科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密特科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788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积水灌溉节水管道
- 下一篇:一种用于木板的环保涂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