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子自动铆中管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46633.8 | 申请日: | 202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76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罗军建;刘伟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顺县泰雅达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J15/32 | 分类号: | B21J15/32;B21J15/38 |
| 代理公司: | 广州浩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6 | 代理人: | 陈明月 |
| 地址: | 5143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子 自动 铆中管 系统 | ||
1.一种轮子自动铆中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机械手组件、顶轮组件、控制器、传送带、铆中管组件,所述顶轮组件的前端与所述传送带的一端连接,所述顶轮组件的左端设有所述机械手组件,所述顶轮组件的右端设有所述铆中管组件,所述顶轮组件、所述机械手组件、所述传送带和所述铆中管组件都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子自动铆中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轮组件包括底座、第一传感器和第一气缸,所述底座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作业杆焊接,所述底座的侧端设有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传送带的一端靠近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子自动铆中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为激光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子自动铆中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组件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和第一机械手,所述第二气缸的作业杆焊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三气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缸的作业杆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第一机械手固定连接,所述机械手在所述顶轮组件的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子自动铆中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铆中管组件包括铆合上模、铆合下模、中管振动盘上料机构、气动集料机构,所述铆合上模与所述铆合下模上下正对设置,所述中管振动盘上料机构靠近所述铆合上模设置,所述气动集料机构靠近所述铆合下模设置,所述铆合上模、所述中管振动盘上料机构和所述气动集料机构都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子自动铆中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合上模包括微型冲床、安装在所述微型冲床上的冲压杆和安装在所述冲压杆正下方的第二机械手,所述中管振动盘上料机构包括中管振动盘和弧形料道,所述弧形料道的一端与所述中管振动盘连接,所述弧形料道的另一端靠近所述第二机械手的侧端对接设置,所述第二机械手的一端与安装在所述微型冲床的第四气缸的作业杆连接,所述微型冲床、所述第二机械手、所述第四气缸和所述中管振动盘都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子自动铆中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合下模包括第一级杆、第二级杆和弹簧,所述第一级杆的上端面中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端面中部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级杆的下端面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气动集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铆合下模一侧端且正对着所述第二级杆上端设置的喷气口和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铆合下模另一侧端集料箱,所述喷气口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喷气口、所述第二级杆、所述集料箱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顺县泰雅达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丰顺县泰雅达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4663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加工磨砂材料的平轧设备
- 下一篇:一种拼装式现浇梁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