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扣机构及其采用该机构的微型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9304.2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13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H01H71/24;H01H71/52;H01H71/66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络智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0 | 代理人: | 嬴雨径;官玉梅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及其 采用 微型 断路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气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脱扣机构,包括触头支架和设置在触头支架上摆叉,所述摆叉为具有支点的杠杆结构,通过移动触头支架使得接入电路合闸/断闸;合闸时,由设置的第一动力源动作,并在摆叉限制下与触头支架传动连接致使触头支架动作达到合闸状态且保持在合闸状态;断闸时,由设置的第二动力源推动摆叉远离支点一端动作使得第一动力源与触头支架失去限位效果,而具有回复力的触头支架回复到初始位置并在第一动力源动作前保持断闸状态。还公开了一种微型断路器,包括带有接线端子的壳体,并在壳体内设置有上述中的脱扣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空间占用率较低,适合设置在对体积有限制的微型断路器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气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扣机构及微型断路器。
背景技术
脱扣机构是操作系统中促使开关自动跳闸的重要组成部分,断路器在合闸过程中和处在合闸位置时,脱扣机构的作用犹如一个力的支点,当断路器自动跳闸时,脱扣机构受脱扣装置的操纵,解除这个支点,使断路器进入自由分闸状态。通俗地讲,开关中的杠杆和弹簧机构就是用脱扣器来顶住的,一旦脱扣器动作,开关中的杠杆和弹簧机构就会自由复位,也就是开关跳闸。这里的脱扣器就相当于老鼠夹子中挂饵的销子。
现有的脱扣机构是由一套具有减力作用的四杆件组及一个可解脱的力的支点组成,脱扣与开关配合作为低压配电线路、装置和电动机过载与短路的保护。常用的脱扣器有过流脱扣器、失压脱扣器等。而对于脱扣机构,首先要求其工作稳定可靠,即在合闸和分闸过程中建立支点和解除支点的作用稳定,受脱扣装置操纵时动作明确,同时处在合闸位置时不致受震动和外力的影响而解扣。脱扣机构的失灵,将使分闸信号在断路器上不能发生分闸动作,断路器无法执行开断任务,或者在未曾接到分闸信号时发生误分闸。这些都会在电力系统中造成严重的恶果。其次,脱扣机构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较小的脱扣力和功率(脱扣必须的力和功率)以及短的解扣时间(从受脱扣装置的顶动起至解扣时止的时间间隔)。这些要求导致脱扣机构必须具备巨大的减力作用、微小的运动行程和较小的运动质量。
而现有的脱扣机构很容易在受到外部撞击或震动时出现误断的情况,同时由于采用多个部件来实现合闸/断闸,不仅结构较为复杂,可靠性不高,且占用空间较大,则在原有的断路器中占用较大体积。而现有的脱扣机构的力矩放大效果较差,导致现有的断路器中与之配合的电磁组件需要采用较大的绕线组结构才能提供能够达到分断要求。若要实现微型断路器体积减小的目标,现有的脱扣组件很难直接适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脱扣机构体积较大结构较为复杂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少部件实现稳定脱扣效果的脱扣机构和由该机构构成的微型断路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脱扣机构,用于配合动力源在接入电路出现对应故障自动断闸或人为控制断闸从而保护电路,包括触头支架和设置在触头支架上摆叉,所述摆叉为具有支点的杠杆结构,通过移动触头支架使得接入电路合闸/断闸;
合闸时,由设置的第一动力源动作,并在摆叉限制下与触头支架传动连接致使触头支架动作达到合闸状态且保持在合闸状态;
断闸时,由设置的第二动力源推动摆叉远离支点一端动作使得第一动力源与触头支架失去限位效果,而具有回复力的触头支架回复到初始位置并在第一动力源动作前保持断闸状态。
首先,本实用新型中保护的脱扣机构结构简单,主要为两个部件:摆叉和触头支架。触头支架为主要结构,其承载有用于连通其他固定的触点进行导通的触头结构,其具体设置方式包括可拆卸式和一体式。而摆叉是设置在触头支架上用于提供限位效果的结构,其中摆叉则是具有典型的两个端部的结构,在靠近其中一侧端部位置设有支点,从而形成省力杠杆的效果。
所谓的具有典型的两个端部,是指该结构可绕支点动作,并能够连接两个不同的结构,且两个结构在运动时的运动方向不一致。则需要具有连接两个结构的端部结构,而该端部结构包括多种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大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93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商务智能教学平台
- 下一篇:一种水文信息采集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