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散热的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3446.8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42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傅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汉马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26 | 分类号: | H01M50/126;H01M10/613;H01M10/653;H01M10/6551;H01M10/655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散热 锂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的锂电池,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包括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外壁安装有真空导热管,所述真空导热管远离电池本体一端固定连接有真空散热管,所述真空导热管与真空散热管内部之间相连通,所述电池本体外侧壁包覆有导热层A,所述导热层A外侧壁喷涂有导热层B,其电池本体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将靠近电池本体的真空导热管内部的冷却液升温汽化,汽化后的冷却液移动至温度较低的真空散热管一端,在真空散热管内部汽化的冷却液被降温液化成液态,并返回真空导热管内部进行吸热处理,如此循环带走电池本体产生的热量,既提高了散热质量,又节约了散热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可充电电池的第五代产品锂金属电池在1996年诞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电率和性能价格比均优于锂离子电池。
专利号为CN 210200916 U的公布了一种高效散热的电储能锂电池组,设计合理,能对电池组进行进行多重散热,进而提高电池组的散热效率,适合推广使用。
上述高效散热的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1、上述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外部安装风机的方式进行散热,而风机运转会产生电能损耗,增加了使用成本,且风机运转其电机部位也会产生一定热量,影响散热效果;2、上述锂电池的电池发热部位与电池散热部位之间存在间距,导致热量传递效率较低,进一步降低了锂电池的散热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散热的锂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的锂电池,旨在可以提高锂电池的散热质量和散热效率,同时减少散热所需的能耗。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高效散热的锂电池,包括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外壁安装有真空导热管,所述真空导热管远离电池本体一端固定连接有真空散热管,所述真空导热管与真空散热管内部之间相连通,所述电池本体外侧壁包覆有导热层A,所述导热层A外侧壁喷涂有导热层B,所述导热层A和导热层B均位于电池本体与真空导热管之间,所述电池本体外部安装有外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电池本体顶部配合连接有极片且极片为两个,所述极片顶部延伸至外壳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导热层A材质为导热硅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导热层B材质为石墨烯导热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外壳表面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为多个,所述散热孔贯穿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电池本体的外部包覆有真空导热管且真空导热管远离电池本体一端连通有真空散热管,真空导热管和真空散热管在生产过程中其内部注有冷却液并抽成真空状态后密闭,电池本体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将靠近电池本体的真空导热管内部的冷却液升温汽化,由于真空散热管远离电池本体所以温度较低,汽化后的冷却液移动至温度较低的真空散热管一端,在真空散热管内部汽化的冷却液被降温液化成液态,并返回真空导热管内部进行吸热处理,如此循环带走电池本体产生的热量,既提高了散热质量,又节约了散热成本,且内部真空状态可以降低冷却液沸点,使得冷凝降温速度更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汉马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汉马锂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34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