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源热泵干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79344.0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1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唐义锋;李立鑫;张蓉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1/00;F26B21/08;F26B25/18;F26B25/00;F25B30/06;F24T10/2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23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源热泵 干燥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源热泵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泵换热系统和干燥系统,所述热泵换热系统包括供热储水箱,所述干燥系统包括供热循环泵和干燥系统壳体,所述干燥系统壳体内设置有热风换热器和传感器,所述供热储水箱的内腔通过管道和供热循环泵与所述热风换热器的换热管连通,供热循环泵带动供热储水箱内传热介质进入热风换热器,并在放热后返回供热储水箱;所述干燥系统壳体内还设置有风机和干燥室,所述热风换热器位于干燥室靠近热泵换热系统的一侧,所述风机设置在热风换热器的进风侧。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传统低温烘干工艺的传热介质和干燥介质不能完全隔离、被烘干物易被污染以及热空气不能循环利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源热泵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地源热泵也称为地热热泵,它是以地源能(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低温地热水和尾水)作为热泵制冷的冷却源或采暖供热的低温热源的系统,热泵通过消耗少量高品位能源,把热量从低温端转移到高温端,从而达到采暖、制冷或供应生活用水的目的。用来替代传统的用制冷机和锅炉进行采暖和供热的模式,能有效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节约高品位能源。其中,水源热泵须从地下打出深度为60~800 m的深井(井深依各地地层结构而异),开采出温度大约为13~30 ℃的井水(江苏地区一般在18℃左右),供热使用时,热泵机组中,冷凝器进出水管口与储能器相接,而蒸发器的进出水管口与井水水源系统相接。运行时,储能器循环水吸收了冷凝器的排热而升温,其温度可达45~70 ℃,而在水源水系统中水温为13~30 ℃的地下井水由于在蒸发器中失去热量,使水温降低约5 ℃左右再回灌到地下,水在渗流过程中吸收地热能,温度又升至13~30 ℃,从而可循环使用。为防止地面沉降,在抽水井抽水的同时,还须将用过的井水通过回灌井回灌到另外1~2 口与抽水井同含水层的回灌井的地层中去。
传统低温烘干的主要热源是空气或工业尾气,循环传热介质与被用来做干燥介质的空气不能完全隔离,很难保证被烘干物不受污染。采用开式结构,热空气不能循环利用,浪费热源。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综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源热泵干燥系统,能有效解决传统低温烘干工艺的传热介质和干燥介质不能完全隔离、被烘干物易被污染以及热空气不能循环利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源热泵干燥系统,包括热泵换热系统和干燥系统,所述热泵换热系统包括供热储水箱,所述干燥系统包括供热循环泵和干燥系统壳体,所述干燥系统壳体内设置有热风换热器和传感器,所述供热储水箱的内腔通过管道和供热循环泵与所述热风换热器的换热管连通,供热循环泵带动供热储水箱内传热介质进入热风换热器,并在放热后返回供热储水箱;
所述干燥系统壳体内还设置有风机和干燥室,所述热风换热器位于干燥室靠近热泵换热系统的一侧,所述风机设置在热风换热器的进风侧。
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热泵换热系统还包括热泵压缩机、回灌管、进水管、深井泵、冷端换热器、节流阀,热端换热器和热端循环水泵,所述进水管连接深井泵的进水端,所述深井泵的出水端连接冷端换热器的进水口,所述冷端换热器的出水口连接回灌管,冷端换热器的出气口连接热泵压缩机的进气口,所述热泵压缩机的出口连接热端换热器的进口,所述热端换热器的出口通过节流阀连接冷端换热器进口,热端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热端循环水泵连接供热储水箱的热端进水口,所述供热储水箱的热端回水口连接热端换热器的回水口。
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干燥系统还包括除湿器,所述除湿器位于远离热泵换热系统一侧的干燥室内,所述干燥系统壳体外还设置有与除湿器相连的排水管。
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地源热泵干燥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热泵换热系统和干燥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干燥室内设置有间隔布置的干燥物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793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系列料号PCB网板放置架
- 下一篇:一种便于固定的门窗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