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冲压V形槽的V形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30771.X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98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银;卞圣玮;孟祥龙;陈小宏;陈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裕钦精密拉深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小巨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5 | 代理人: | 凌立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冲压 刀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冲压V形槽的V形刀具,包括上模、下模,所述上模通过螺栓连接冲压装置的下压杆;所述下模通过螺栓连接冲压装置的基座,还包括V形刀;所述上模下表面和下模上表面分别设有镜像设置的两个V形槽;上模上的V形槽为盲槽,下模上的V形槽为通槽;所述V形刀为条状,截面呈“V”形,V形刀有两个,两个V形刀的尾端插入上模的V形槽内;在冲压过程中,两个V形刀的刀头可穿过下模上的两个V形槽。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冲压V形槽的V形刀具,能够有效防止冲压下来的V形残料被刀头带起,重新卡入V形槽内,或者干脆直接吸附在刀头表面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冲压V形槽的V形刀具。
背景技术
如图1,在加工“盖”状零件的过程中,一般需要经过图1中的步骤。首先,将片状的金属材料A,经过刀具的冲压,冲出图1中的有若干组成对镜像V形槽排布的金属片B,然后再经过拉深工艺,在相邻两组V形槽之间形成“盖”状凸起,即有若干“盖”状凸起的金属片C,最后通过裁切相邻V形槽之前相连的部分,将“盖”状零件粗坯D和余料E分离。
在上述过程中,由于V形槽结构槽宽较窄,常常会出现冲压后,冲压下来的V形残料被刀头带起,重新卡入V形槽内,或者干脆直接吸附在刀头表面的情况,从而影响后续的冲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冲压V形槽的V形刀具,旨在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用于冲压V形槽的V形刀具,包括上模、下模,所述上模通过螺栓连接冲压装置的下压杆;所述下模通过螺栓连接冲压装置的基座,还包括V形刀;所述上模下表面和下模上表面分别设有镜像设置的两个V形槽;上模上的V形槽为盲槽,下模上的V形槽为通槽;所述V形刀为条状,截面呈“V”形,V形刀有两个,两个V形刀的尾端插入上模的V形槽内;在冲压过程中,两个V形刀的刀头可穿过下模上的两个V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V形刀的尾端设有通孔;所述上模侧壁设有通孔,通过将销子依次穿过上模侧壁的通孔以及V形刀尾部的通孔来实现V形刀和上模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V形刀的刀头前端凸起,使得V形刀的刀头前端和后端形成二阶阶梯状。
进一步的,所述V形刀的刀头前端凸起从前向后形成斜面,斜面与刀头后端平面形成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斜面与刀头后端平面的夹角为0~60°。
由于刀头前端凸起且形成斜面,使得冲压结束后,V形残料后端与刀头后端平面产生间隙,即不会被刀头吸附上提,从而使得V形残料直接落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冲压V形槽的V形刀具,能够有效防止冲压下来的V形残料被刀头带起,重新卡入V形槽内,或者干脆直接吸附在刀头表面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盖”状零件加工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时的剖开示意图。
图4为V形刀的示意图(刀头朝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裕钦精密拉深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裕钦精密拉深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07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硅麦芯片的吸嘴
- 下一篇:一种光伏板无人机清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