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碰撞计算机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28807.0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4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曾祥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祥海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冯铁惠 |
地址: | 657000 云南省昭通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碰撞 计算机 外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箱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碰撞计算机外壳,包括计算机箱,所述计算机箱的底部与底座螺接,所述底座包括底部支撑座,底部支撑座的顶部开设有底部扣合槽,所述计算机箱的底部与底部扣合槽的底部内壁相接触,所述底部支撑座的底部外侧开设有底部固定槽,所述底部固定槽的顶部内壁与防滑垫的顶部粘接。该防碰撞计算机外壳,通过计算机箱底部设置有防滑垫,能够增大装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少装置的滑动,提高装置放置的稳定性,计算机箱顶部设置有防撞垫,能够承受掉落的物品,避免直接与计算机箱产生撞击,计算机箱左右两侧的防护板能够阻隔计算机箱受到外侧碰撞,提高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碰撞计算机外壳。
背景技术
计算机因其超强的计算能力,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主机箱内放置的都是计算机较为重要的硬件结构,机箱对这些结构起到支撑保护的作用。然而现有的机箱对计算机硬件的保护能力还是较弱的,若是在复杂的环境下工作,机箱极其容易受到撞击,机箱本身的结构不足以抵抗这种力度较大的撞击,就需要更加有效的保护外壳对机箱进行保护。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0324016U提出了一种防碰撞计算机外壳,通过双面胶将固定框固定粘接到电脑机箱上,当外物撞击时,弹簧可以对撞击力进行缓冲,减少撞击对电脑机箱造成的振动,避免突然的振动造成电脑机箱内部的电子元件的损坏,同时防撞网可以对电脑机箱进行保护,避免外物撞击到电脑机箱上,可以有效的避免外物撞击造成的机箱的破损,但是该种防碰撞计算机外壳底部通过弹簧进行支撑的稳定性较差,且弹簧和防撞网直接安装在计算机箱体上影响计算机箱内部部件安装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碰撞计算机外壳,解决了该种防碰撞计算机外壳底部通过弹簧进行支撑的稳定性较差,且弹簧和防撞网直接安装在计算机箱体上影响计算机箱内部部件安装和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碰撞计算机外壳,包括计算机箱,所述计算机箱的底部与底座螺接,所述底座包括底部支撑座,底部支撑座的顶部开设有底部扣合槽,所述计算机箱的底部与底部扣合槽的底部内壁相接触,所述底部支撑座的底部外侧开设有底部固定槽,所述底部固定槽的顶部内壁与防滑垫的顶部粘接,所述防滑垫的底部与底部支撑座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计算机箱的顶部与顶座螺接,所述顶座包括顶部支撑座,所述顶部支撑座的底部开设有顶部扣合槽,所述顶部扣合槽的顶部内壁与计算机箱的顶部相接触,所述顶部扣合槽的外侧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开设于顶部支撑座的底部,所述顶部支撑座的顶部开设有顶部固定槽,所述顶部固定槽的底部内壁与防撞垫的底部粘接,所述顶部固定槽的底部内壁和底部支撑座的底部分别开设有四组贯穿顶部支撑座和底部支撑座的沉头孔,所述沉头孔内设置有沉头螺钉,所述沉头螺钉穿过底座或顶座并与计算机箱的顶部或底部螺接,所述底部支撑座的左侧和右侧以及顶部支撑座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两组卡槽,所述卡槽与卡块卡接,位于同一竖直平面的四组卡块均与防护板朝向计算机箱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计算机箱的前侧开设有组装槽,组装槽内设置有盖板,盖板通过螺钉与四组定位板螺接,四组定位板与计算机箱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计算机箱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四组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为金属板,且防护板的竖直截面为栅格状,防护板的水平截面为旋转九十度的“C”字形,防护板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磨防锈涂层。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与卡块的宽度和高度相适配,卡块的长度为底部支撑座厚度和顶部支撑座厚度的三倍至五倍。
优选的,所述防滑垫和防撞垫均为弹性橡胶垫,且防滑垫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防撞垫的高度大于顶部固定槽的深度,且防撞垫的水平截面形状为栅格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祥海,未经曾祥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88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