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管网射水清淤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27345.0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4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肖艳;任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环锦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9/00 | 分类号: | E03F9/00;E03F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鲍敬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云***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管网 清淤 施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管网清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管网射水清淤施工装置,包括地下网管,所述地下网管右端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机箱,传动机箱上部中间位置竖直向上固定连通有支撑管,位于所述支撑管上端部的地基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位于所述支撑管上端部固定嵌入有轴承,电机支架上部竖直向下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清水罐车和淤泥收集车一起开往排污管和冲水管对应的部位,并且螺旋输送辊旋转将地下网管内的淤泥绞碎并在水压冲洗的作用下边搅拌边输送到排污管部位,避免地下网管内的淤泥产生积压造成冲困难的问题,淤泥收集车内的污泥泵将污泥抽吸到车厢内即使收集保证污水不会出现各种洒落地上需要二次清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管网清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管网射水清淤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人工清淤工艺流程:现场排水→修筑临时路→清除淤泥→土方倒运→淤泥晾晒(土方围堰)→土方外运。
传统人工清淤缺点:多大量使用农民工,他们对地下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措施近乎无知状态,经常发生中毒伤亡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人工清淤作业过程中,体力繁重,效率低下;地下雨污管道作业环境恶劣,部分地段已严重淤积和破损;人工清淤对于小管径管道基本无计可施,适用范围小,工作量大,工期长,成本高,交通占道面积大,不利于协调和缓解交通压力,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二次污染,施工适用管径多大于800mm,施工进度缓慢,成本高。
经检索公开(公告)号CN210066996U公开的水环境地下管网的清淤领域,具体涉及地下管网射水清淤施工装置,所述第一检查井和上游管道上部相连通,第二联络井和清理管道一侧端上部相连通,第三联络井和清理管道另一侧端上部相连通,第四检查井和下游管道上部相连通,上游管道和清理管道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管道隔离塞,下游管道和清理管道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管道隔离塞;所述第一检查井对应下部在上游管道上设置有污水泵,污水泵与污水排放管连接,污水排放管突出于第一检查井并向上延伸。
但是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
该技术方案中的地下网管内的淤泥产生积压造成冲困难的问题;淤泥直接排放会出现各种洒落地上,存在需要二次清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管网射水清淤施工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管网射水清淤施工装置,包括地下网管,所述地下网管右端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机箱,传动机箱上部中间位置竖直向上固定连通有支撑管,位于所述支撑管上端部的地基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位于所述支撑管上端部固定嵌入有轴承,电机支架上部竖直向下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传动轴杆端部与转杆上端部固定连接,转杆下端部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
位于所述传动机箱左侧壁中间位置水平向左活动贯穿连接有螺旋输送辊,螺旋输送辊右端部固定连接有冠齿轮,冠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位于所述地下网管上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通有冲水管和排污管,冲水管伸出地面的部位固定接通有增压水泵,增压水泵的抽水管与清水罐车固定接通,排污管尾端与淤泥收集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杆由上而下依次活动贯穿于轴承、支撑管和传动机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旋输送辊与传动机箱之间通过密封轴承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排污管与安装在淤泥收集车上的淤泥泵固定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环锦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环锦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73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覆膜砂的新型气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设备维修用清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