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某型飞机发动机柔轴定位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21663.6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2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婷;王娜;高泽宽;罗勇;郁文超;王晓东;武鹏;徐俊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5/10 | 分类号: | B64F5/1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宋会英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发动机 定位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照发动机柔轴外形及理论安装状态,定位发动机柔轴,进而定位附件机匣的装置,属于飞机装配技术领域。某型飞机发动机柔轴定位夹具,所述定位夹具包括上卡板、下卡板和定位销;上卡板和下卡板的内表面均与发动机柔轴外形一致,内径与发动机柔轴对应处外径一致,用于调整发动机柔轴,使其初步接近理论对接状态;定位销用于将上卡板、下卡板与发动机基准面定位。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提高了发动机柔轴与飞机附件机匣对接面的同轴度,提高了安装效率和装配合格率,提高了交付质量,加快了交付进度。2、减少了对接后发动机柔轴的补偿量,从而提高了对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照发动机柔轴外形及理论安装状态,定位发动机柔轴,进而定位附件机匣的装置,属于飞机装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飞机总装阶段进行动力系统安装时,需将发动机与飞机附件机匣对接,除了要满足发动机、附件机匣与附近成附件、结构的间隙要求外,还需保证发动机柔轴与飞机附件机匣对接面的同轴度,不能使柔轴补偿量过大。前期在对接发动机与附件机匣时,现场安装人员目视检查同轴度,误差较大,难以保证配合情况满足要求,影响安装质量和交付进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发动机柔轴与飞机附件机匣对接面的同轴度的某型飞机发动机柔轴定位夹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某型飞机发动机柔轴定位夹具,所述定位夹具包括上卡板、下卡板和定位销;上卡板和下卡板的内表面均与发动机柔轴外形一致,内径与发动机柔轴对应处外径一致,用于调整发动机柔轴,使其初步接近理论对接状态;定位销用于将上卡板、下卡板与发动机基准面定位。
优选的,在上卡板和下卡板的一端沿其径向均向外延伸有耳片,在耳片上开设有容定位销穿过的通孔。
优选的,在上卡板与下卡板的对应位置均设置有参考线,用于辅助定位。
优选的,还包括卡箍,卡箍分设在上卡板与下卡板的两端及中部,用于将上卡板、下卡板连接在一起。
设计原理:主要是为了在发动机和飞机附件机匣安装时,保证发动机柔轴与飞机附件机匣对接面的同轴度。具体为:卡板包括上卡板、下卡板,其内表面参考发动机柔轴外形设计,卡板的重要参考面内径与发动机柔轴对应处外径大小一致。上卡板用于调整柔轴,使其初步接近理论对接状态;下卡板用于稳定柔轴,与上卡板一起约束柔轴,使其定位在理论对接状态;定位销用于定位上、下卡板,参考线与卡板端面和断面一起用于辅助定位,定位好后,用卡箍连接上、下卡板,使其固定在发动机的基准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提高了发动机柔轴与飞机附件机匣对接面的同轴度,提高了安装效率和装配合格率,提高了交付质量,加快了交付进度。
2、减少了对接后发动机柔轴的补偿量,从而提高了对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1中上卡板等轴视图;
图中,1、上卡板;2、下卡板;3、定位销;4、第一卡箍;5、第二卡箍;6、第三卡箍;7、第一参考线;8、第二参考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16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油管漏磁检测设备
- 下一篇:电磁炉的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