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生素发酵系统中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21256.5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0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风新;管永;刘欣;侯轶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同星抗生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9/06;C02F1/461;C02F1/6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张学元 |
地址: | 037034***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生素 发酵 系统 中的 废水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生素发酵系统中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回收底板,回收底板的底部四周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车轮,回收底板的顶部的左端焊接有电机箱,电机箱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废水箱,第一废水箱的左侧侧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延伸到第一废水箱内腔的废水进水管,回收底板的顶部的右侧焊接有第二废水箱,第一废水箱的右侧侧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延伸到第二废水箱内腔的废水转移管,第二废水箱的右侧侧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到第二废水箱内腔的第二出浆管。该抗生素发酵系统中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通过伺服电机带动第一搅拌连接杆转动加速聚硫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铝铁颗粒与废水的混合,便于快速降低COD参数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生素发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生素发酵系统中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抗生素药物的不断普及,其临床使用率一直居高不下,在抗生素发酵过程中的许多环节中都会产生废水,而为了节约水资源需要对废水进行回收利用,其中化学需氧量COD参数是衡量废水中的污染指数的重要标准,传统的抗生素发酵系统中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所述:
1、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抗生素发酵系统中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仅设置有简单的废水过滤机构,对于降低混合废水中的COD参数效果不佳;
2、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抗生素发酵系统中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对于废水的净化降解处理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生素发酵系统中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生素发酵系统中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回收底板,所述回收底板的底部四周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车轮,所述回收底板的顶部的左端焊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废水箱,所述第一废水箱的左侧侧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延伸到第一废水箱内腔的废水进水管,所述回收底板的顶部的右侧焊接有第二废水箱,所述第一废水箱的右侧侧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延伸到第二废水箱内腔的废水转移管,所述第二废水箱的右侧侧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到第二废水箱内腔的第二出浆管,所述第二废水箱的右侧侧壁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到第二废水箱内腔的废水出水管。
优选的,上述一种抗生素发酵系统中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中,所述第一废水箱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废水箱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设置为左低右高状,所述第二废水箱的顶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二废水箱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导向块设置为左高右低状。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进料和排放清理沉淀物。
优选的,上述一种抗生素发酵系统中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中,所述电机箱的内腔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顶部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贯穿第一导向块并延伸到第一废水箱内腔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顶部焊接有横盘。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加速聚硫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铝铁颗粒与废水的混合。
优选的,上述一种抗生素发酵系统中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中,所述横盘的顶部四角位置处等角度焊接有第一搅拌连接杆,四组所述第一搅拌连接杆的顶部焊接有第一搅拌片。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加速聚硫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铝铁颗粒与废水的混合。
优选的,上述一种抗生素发酵系统中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中,所述第二废水箱的右侧侧壁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第二废水箱的内腔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转动连接有第二搅拌连接杆,所述第二搅拌连接杆的外部套接有与气缸的左侧输出端转动连接的连接套,所述第二搅拌连接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搅拌片。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加速铁屑和炭粒与废水的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同星抗生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同同星抗生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12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制智能补光镜
- 下一篇:一种铁路吊装防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