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拆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8904.3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1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亮;石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市鸢飞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7/22 | 分类号: | B25B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737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拆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拆解装置,包括左钳体和右钳体,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左钳体由第一后臂和第一前臂共同组成,所述第一前臂的前端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剪切体,所述第一前臂的前端下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拉钩,所述右钳体由第二后臂和第二前臂共同组成,所述第二前臂的前端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剪切体,所述第二前臂的前端下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拉钩,所述第一后臂与第二后臂之间固定设置有压簧。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钳体结构前侧设置剪切结构及拉钩结构,实现汽车拆解过程中线束固定位置的剪切以及线束拉出作业,减少手工抽线难度,钳体结构设置简易,在线束抽出作业过程中使用简便,节省辅助工具安装时间,增加线束拆解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拆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拆解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汽车工业迅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需要报废拆解的汽车数量也随着汽车报废更新速度的加快不断增加。因此,大力发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在我国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是极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汽车拆解分为多种不同拆解流程,其中线束的拆解方法有吊钩和拉链两种,通过安装起吊机构直接将线束拉起,这两种方式都要浪费大量的安装时间,且线束拉出后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分离作业,使得线束拆解复杂化,线束的固定一般为束线带,需要相应的剪切装置辅助,整体作业流程采用机械的方式拆卸没有手动拆卸简便快捷,实用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拆解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拆解装置,包括左钳体和右钳体,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左钳体由第一后臂和第一前臂共同组成,所述第一前臂的前端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剪切体,所述第一前臂的前端下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拉钩,所述右钳体由第二后臂和第二前臂共同组成,所述第二前臂的前端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剪切体,所述第二前臂的前端下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拉钩,所述第一后臂与第二后臂之间固定设置有压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后臂与第一前臂之间衔接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转件,所述第二后臂与第二前臂衔接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二转件,所述第一转件和第二转件对应转接,且左钳体和右钳体通过第一转件和第二转件的转接实现相应的转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剪切体和第二剪切体分别设置在第一前臂和第二前臂的相对表面,所述第一剪切体和第二剪切体左右相对设置,且第一剪切体和第二剪切体的长度设置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的前端表面与第一前臂和第二前臂的前端表面所在面相同,所述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内壁设置为圆弧状,且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的尖端设置为R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压簧的额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后臂和第二后臂的相对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后臂和第二后臂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前臂和第二前臂的长度相同,且第一后臂和第二后臂的长度大与第一前臂和第二前臂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汽车拆解装置设置为钳式结构,通过在钳体结构前侧设置剪切结构及拉钩结构,实现汽车拆解过程中线束固定位置的剪切以及线束拉出作业,减少手工抽线难度。
2、本实用新型汽车拆解装置中,钳体结构设置简易,在线束抽出作业过程中使用简便,不需要进行安装吊钩拉链等辅助用具,节省辅助工具安装时间,增加线束拆解速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市鸢飞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市鸢飞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89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拼接半沉式植物载体
- 下一篇:一种物联网专用的网络交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