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绞磨刹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56344.1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02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军;陈强;徐哲;杨卫强;梁有明;汪勇;何荣蓉;李曼;程孟衍;吴书葶;武婕琳;段丽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建宁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5/12 | 分类号: | B66D5/12;B66D5/14;F16D69/04 |
代理公司: | 南宁启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2 | 代理人: | 余小宁 |
地址: | 53003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 刹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动绞磨刹车装置,包括传动轴、主动齿轮、刹车定位盘、刹车齿轮、从动齿轮、定位套、滚动轴承、第一刹车防粘片、第一刹车片、第二刹车防粘片和第二刹车片;所述主动齿轮、刹车定位盘、第二刹车片、第二刹车防粘片、刹车齿轮、第一刹车片、第一刹车防粘片、从动齿轮、定位套、滚动轴承依次并排设置于传动轴。本实用新型具有刹车稳定,防止刹车抱死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绞磨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机动绞磨是架设空中高压输电线路及铺设地下电缆的施工机具,能在各种复杂条件下顺利、方便的进行组立铁塔、架设导(地)线等起重、牵引。
机动绞磨刹车对于施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现有的机动绞磨刹车时容易打滑、刹不住和刹车抱死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机动绞磨刹车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动绞磨刹车装置,包括传动轴、主动齿轮、刹车定位盘、刹车齿轮、从动齿轮、定位套、滚动轴承、第一刹车防粘片、第一刹车片、第二刹车防粘片和第二刹车片;
所述主动齿轮、刹车定位盘、第二刹车片、第二刹车防粘片、刹车齿轮、第一刹车片、第一刹车防粘片、从动齿轮、定位套、滚动轴承依次并排设置于传动轴。
工作原理:
主动齿轮通过刹车定位盘挤压第二刹车片,第二刹车片再挤压第二刹车防粘片,第二刹车防粘片挤压刹车齿轮,在挤压作用下,从动齿轮支顶第一刹车防粘片,第一刹车防粘片支顶第一刹车片挤压刹车齿轮。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刹车防粘片、第二刹车防粘片的横向端面设有凸起。刹车时,能避免第一刹车防粘片与第一刹车片、第二刹车防粘片与第二刹车片间的横向端面密闭贴合,进而防止面面挤压后产生负压从而造成面面之间贴合紧固,能防止刹车抱死。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起按圆周分布于第一刹车防粘片、第二刹车防粘片的横向端面。通孔能利于第一刹车防粘片与第一刹车片、第二刹车防粘片与第二刹车片间实现面面间非密闭接触,进而防止面面挤压而造成面面之间因负压贴合紧固。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刹车防粘片、第二刹车防粘片的横向端面设有通孔。能防止第一刹车防粘片与第一刹车片、第二刹车防粘片与第二刹车片间面面贴合后产生负压,进而利于刹车挤压后,第一刹车防粘片与第一刹车片、第二刹车防粘片与第二刹车片间快速脱离,防止抱死。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按圆周分布于第一刹车防粘片、第二刹车防粘片的横向端面。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刹车防粘片、第二刹车防粘片的厚度为0.3~1.5cm。该刹车防粘片的厚度既能利于降低刹车防粘片的重量,进而减轻传动轴的负载,又能刹车定位盘与刹车齿轮、刹车齿轮与从动齿轮间具有间距。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刹车防粘片的一横向端面连接于从动齿轮。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刹车防粘片的一横向端面连接于刹车齿轮。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刹车片固定于刹车定位盘。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刹车片固定安装于刹车齿轮。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进步: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刹车齿轮的两侧增加安装刹车防粘片,利用刹车防粘片挤压刹车齿轮起到制动作用;而在刹车防粘片作用下,能防止制动时出现抱死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建宁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建宁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563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