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环糊精生产的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31344.6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0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楼志华;单春果;周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奥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0/00 | 分类号: | F26B20/00;F26B3/02;F26B3/30;F26B21/00;F26B25/00;F26B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李帅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环糊精 生产 干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环糊精生产的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所述干燥箱的上端开设有进料漏斗,所述干燥箱的底部开设有出料漏斗,所述干燥箱的内部从上至下设置有初级干燥室、次级干燥室以及冷却室,所述初级干燥室、次级干燥室以及冷却室连通,且所述初级干燥室与次级干燥室的连通处安装有第一控制阀,且所述次级干燥室与及冷却室的连通处安装有第二控制阀,所述初级干燥室通过第一固定架与干燥箱的内壁通过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初级干燥室、次级干燥室以及冷却室,实现了环糊精生产的干燥,不仅提高了环糊精生产的干燥效率和干燥效果,而且保证了环糊精生产质量,提升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糊精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环糊精生产的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环糊精是直链淀粉在由芽孢杆菌产生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作用下生成的一系列环状低聚糖的总称,通常含有6~12个D-吡喃葡萄糖单元。其中研究得较多并且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的是含有6、7、8个葡萄糖单元的分子。根据X-线晶体衍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的结果,确定构成环糊精分子的每个D(+)-吡喃葡萄糖都是椅式构象。各葡萄糖单元均以1,4-糖苷键结合成环。由于连接葡萄糖单元的糖苷键不能自由旋转,环糊精不是圆筒状分子而是略呈锥形的圆环。
现有的环糊精生产的干燥装置对其干燥时,由于干燥不均匀造成环糊精干燥效率低下,且效果不好,影响环糊精生产质量,影响生产效率,另外对环糊精干燥时使环糊精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下,会影响环糊精生产质量,且降低生产效率,造成原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环糊精生产的干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环糊精生产的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所述干燥箱的上端开设有进料漏斗,所述干燥箱的底部开设有出料漏斗,所述干燥箱的内部从上至下设置有初级干燥室、次级干燥室以及冷却室,所述初级干燥室、次级干燥室以及冷却室连通,且所述初级干燥室与次级干燥室的连通处安装有第一控制阀,且所述次级干燥室与及冷却室的连通处安装有第二控制阀,所述初级干燥室通过第一固定架与干燥箱的内壁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次级干燥室通过第二固定架与干燥箱的内壁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冷却室通过第三固定架与干燥箱的内壁通过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料漏斗的上端设置有进料槽,所述进料槽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进料漏斗的上端口大小小于进料漏斗的下端口大小,且所述进料漏斗的上端与进料槽的下端通过焊接连接,所述进料漏斗的下端与初级干燥室的上端通过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初级干燥室由外室和内室构成,所述外室与内室之间设置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通过热风管设置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设置在干燥箱的外部一侧,且所述分流管开设有若干个分流孔,所述内室的内壁开设有若干热风孔,所述热风孔与分流孔对应连通,所述初级干燥室的一侧设置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内部设置渗透板,所述内室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设置有多组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轴设置有多组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轴与第二搅拌轴通过驱动轴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干燥箱的外部一侧。
优选的,所述次级干燥室的内部通过支架安装有多组红外加热灯,所述多组红外加热灯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所述多组红外加热灯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次级干燥室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温度器。
优选的,所述冷却室由夹室和冷却内室构成,所述夹室通过连接管与水箱连接,所述冷却内室的内部对称设置有第三搅拌轴,所述第三搅拌轴安装有多组第三搅拌叶,所述第三搅拌轴通过第三驱动轴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干燥箱的外部一侧,所述冷却内室通过第一水管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设置在干燥箱的外部一侧,所述循环泵通过第二水管与水箱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奥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奥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313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猕猴桃伞形棚架
- 下一篇:一种硅油加工用定量添加装置